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44个热点问题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27 字体:

 

毛泽东思想概论44个热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六大新《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和人类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自
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曲折发展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毛泽东思想主要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即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文章,着重阐述了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主要著作有:《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2006年第25题)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CD】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中表现在: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同时,毛泽东思想遭受严重挫折。
  4.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延安整风的过程中正式提出的。张如心在1941年3月出版的《共产党人》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王稼祥1943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提出:“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基本特点:自然经济被破坏但地主阶级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对农民剥削;民族资本主义有发展但力量弱且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联系;专制政权被推翻但军阀统治、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帝国主义统治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农民的极端贫困和不自由。
  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8.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政统治的终结,提出了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的三民主义纲领,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巨大历史性进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9.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再次,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10.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因为:第一,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第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第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中国共产党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结并成为其一部分。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2004年单选第7题)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B】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005年多选第21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 无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
  C. 地主大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A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由中国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13.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应注意四点:(1)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3)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2005年第36题)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 1948 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1) 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 注:如果考生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可适当给分 ) 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注:如果考生不加分析,直接得出结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分不应超过2分)
  1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004年单选第6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C】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2004年第33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2分)
  (2)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2分)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2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6.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
  17.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2006年第26题)
  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AB】
  18.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和建设方针(2004年多选第20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相同 
  C. 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E】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简称“四面八方”的建设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讲的是生产力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2006年第36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资本家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5分)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分)
  【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既确立了公有制的领导地位,又允许非社会主义因素,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允许资本家一定限度内的剥削,对安排工人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和部分资本家破坏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表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大规模有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18.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基本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合理最革命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最后,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为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的实现而奋斗,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而妄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会犯超越革命阶段的“左”的错误或陷于空想;同样,没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将自己降低到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水平上。实现最低纲领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必要前提,而实现最高纲领则是实现最低纲领后的必然发展,当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将是漫长的。
  江泽民在 “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1)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和胜利的革命战争作为支柱。(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复杂关系,对党的建设有积极作用。(4)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党掌握和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只有把党的建设搞好,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水平和战斗力,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才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
  20.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是因为:(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不能走经过长期合法斗争再进行起义的道路,而应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2)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异常强大、异常凶狠而人民军队的相对弱小,规定了中国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3)“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进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之一。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2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理论
  基本依据: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的条件。第四,人民军队的存在和不断壮大,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2005年单选第8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个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A】
  “工农武装割据” 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工农武装割据”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2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同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领导和组织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2006年第9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B】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革命领导者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依靠最广大的农民,团结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3)近代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这又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最终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国民革命时期的联合战线。(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3)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2)必须坚持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3)在统一战线中要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
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有利条件有: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特殊困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共产国际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2005年的22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A. 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B. 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 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ABCD】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1)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2)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3)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4)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2004年单选第8题)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A】
  (5)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6)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2004年第21题)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投降主义 B. 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BC】
  包括整顿党风、文风和学风等。(2006年第8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A】
  2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性质的社会,相当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过渡时期,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与桥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地位。中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2006年第2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ABD】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己被消灭,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5.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逐步积累和增长,是实现两个革命转变的重要历史条件。(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政治条件或政治保证。(3)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医学考研2018年最新考试大纲汇总
 2018年医学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原文
 2018年医学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2018医学考研英语二完整考试大纲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