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政策咨讯 > 政策解析 > 正文
研究生招生应加快取消培养类别
来源:信息时报 更新:2006/10/30 字体:

作者:微 言

  2007年将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所高校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据《北京娱乐信报》10月26日报道,改革后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是采取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
 
  200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目前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每个报考的同学在填写报名表时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培养方式选择:

  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外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资金。这五种方式(部分院校还有其它方式)是当前广泛适用的研究生培养类别,考生的选择,意味着将要付出的学费数额高低、就读时的身份差别、享受的国家和学校待遇以及未来的可能就业方向与限制程度。

  从中国教育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培养类别的设置,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其设置培养类别的初衷主要有两点:其一,谁有资格享受国家财政提供的学费;其二,谁需要在就业时听从国家的分配。实事求是地讲,设置培养类别,特别是公费培养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极缺,国家有以公费培养学生的动力;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培养一直实施计划模式,毕业生的工作由国家统一调遣与分配。

  但关键问题是,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实行统一招生却不再承担统一分配的义务,各方面人才产生了相对过剩,而社会背景的复杂也造成了考生本人的身份相当复杂。继续沿用研究生培养类别上的差异对待,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并衍生了部分问题。

  作为非义务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有的学生享受公费而有的学生却不得不自筹资金,有违公平与公正。公费与自费等形式的区别,催生了权力寻租的校园腐败行为,部分考生可以通过社会资源与人脉关系的特别获得公费名额。而且,这种类别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由此看来,17所高校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启动,虽然范围较小,可是意义重大。从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来看,改革后,国家的培养经费不会减少,相反还将大幅度提高在校研究生待遇,减轻他们的负担。但必须指出的是,教育领域的部分改革教训提醒我们,必须保证改革结果的正当性,防止政策走形而加大研究生负担。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而言,培养经费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是它的改革效果会影响到后续改革的推进速度与力度。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教育部:17高校07年研究生培养不再分公费自费

相关文章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18年医学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原文
 2018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201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医学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服务系统入口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