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
章节 |
2011年 |
2012年 |
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考查重点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
本章更改处:
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命题规律分析:
此章跟2011大纲相比没有变化,此章内容是马原理部分的系统介绍,所涉及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复习过程中注意用复习选择题方法进行复习,认真总结,提纲挈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部分进行识记性复习。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med126.com,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
本章更改处:
将“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改为“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删掉了“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将“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改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改成“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命题规律分析:
作为考研政治马哲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中之重,此章中所有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必须准确灵活掌握。特别是唯物辩证法部分,以容易出主观题的对立统一规律为例,其中涉及的矛盾原理必须重点掌握,在记忆性的理解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
哲学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从知识点考查向知识点运用转化,因此向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原理的基础上,必须灵活贯通。
本章唯物论部分的重要考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等等,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
本章辩证法部分非常重要,内容和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各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之中,对于复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把握辩证法部分的逻辑结构,要注意三点:第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都是对联系和发展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注意五对基本范畴的应用性,此点在2009年作为重点分析题考点出现。
从历年考题情况看,每年都有选择题、析题出现,而且题量大。有的部分连续几年都考到,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一方面的发展以另一方面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的原理,比如1999年单项选择题第2题、2001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2年文科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3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和2004年多项选择题第17题和辨析题第31题、2009年分析题34题,2010年分析题34题连续以不同形式进行考查过。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然出题,考生要认真复习知识点,提升运用能力。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