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物理论
药物理论
药界风云 研究进展 药学理论
政策法规 药品说明书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 OTC手册 药物数据
 医学全在线 > 药物理论 > 药学理论 > 中药基础 > 正文
消食药
来源:医学全在线 医学理论 字体:

消食药

  凡能促使消化,增进食欲的药物称消食药。

  消食药主要适用于宿食不消而引起的院腹胀满,不思饮食,暖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所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本类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作用。

  (1)助消化作用:

  大多数消食药含有脂肪酶、淀粉酶及维生素B等,有促进消化作用,在 消化不良时,使用本类药物能起到助消化作用。如山植为消食积要药、尤其对肉食所致消化不良者效果显著。李时珍曰:“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化饮食,消肉积…… 。”近代研究证明,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并含有脂肪酶,能加强胃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麦芽谷芽主消米面食积,研究证明,二者均含有淀粉酶、有消化淀粉的作用。谷芽中淀粉酶含量较麦芽低,故谷芽消化淀粉的作用不及麦芽;嫩芽含淀粉酶量高。淀粉酶不耐高温,但微炒对淀粉酶活性无影响,炒黄、炒焦或煎剂则降低其酶的活性。例如,炒焦的谷芽,活性为生谷芽或炒谷芽(指微炒)的25%以下,煎剂的效力仅为其干粉的5%。而炒焦的麦芽,其效力为生品的确良1/6以下,麦芽煎剂的消化淀粉效力约等于干粉的1/3。所以,生品作用较炒黄、炒焦者强,宜用生品或微炒后研粉冲服为佳。神曲为一种酵母制剂,含有酵母菌及维生素B,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内金含胃激素等。健康人试验,鸡内金粉末59口服后,在45及60分钟时胃液分泌量最多,比正常对照值增高30~37%,1~2小时后恢复正常。胃液酸度服药后1-2小时也明显增高,3小时后恢复正常。游离酸最高值比正常对照组值增加32~113%。总酸度最高值比正常对照组值增加25~75%。消化力亦增强,但出现较迟,维持也较久。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胃排空速率大大加快。

  本类药物大多数含有各种维生素。如鸡内金含维生素B1、B2、烟酸维生素C等;麦芽、谷芽含维生素;神曲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B亦是促进消化、代谢,增加食欲的药物。消食药增强消化作用已被现代实验研究所肯定。

  (2)降血脂作用:

  南山渣粉剂给口服,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血清胆固醇与β脂蛋白的作用。山楂流浸膏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轻度的治疗作用,表现为血脂水平下降的速度较对照组迅速,主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的病变较轻。北山楂的作用优于南山楂。楂醇提取物连续服用三周后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用30只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每天口服山楂粉10g,三月后,血清胆固醇上升比对照组少;家兔眼球上脂质斑块沉着仅为云雾状,明显比对照组轻,主动脉斑块面积也比对照组为轻。山楂浸膏对乳幼大鼠的胆固醇也有降低作用。用山楂提取物制成片剂,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效。

  (3)其他作用:

  ①强心。山楂提取物对蟾蜍在体、离休、正常及疲劳的心脏均有一定程度的强心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山楂总提取物对小鼠、兔及有直接的强心作用。

  ②增加冠脉流量及抗心肌缺血。山楂提取物给未麻醉狗口服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山楂浸膏及水解物、黄酮均能增强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其中山楂水解物作用较强。山楂浸膏、水解物对家兔离体血管条均有明显解痉作用。

  山楂黄酮10和20mg/kg使家兔每分钟冠脉流量分别增加45%和64%。山楂浸膏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家兔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山楂黄酮对家兔因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也有保护作用。北山楂提取物在大鼠、豚鼠和家兔中均有预防和减轻实验性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作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形成的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给予山楂黄酮三天,能使结扎前降支引起的ST段抬高减轻,病理性Q波减少,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的时间提前;在犬结扎前降支的急性心肌梗塞模型一次给药后有类似作用,表明山楂黄酮能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在所用剂量条件下,效果稍逊于心得安

  ③降压。山楂黄酮、水解物、三萜醇三种提取物分别以静脉、腹腔及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猫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山楂总提取物或山楂总皂成对小鼠、兔及猫均可引起血压下降。

  ④抗菌。莱菔子含抗菌物质莱菔素,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莱菔子 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山楂对志贺氏、福氏、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乙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生山楂和焦山楂对福氏、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无明显差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