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学心理学 > 正文
根据病人意识范围的大小对心理治疗进行分类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2 字体:

  根据病人意识范围的大小可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三种。

  一、觉醒状态下的心理治疗(或觉醒治疗)

  病人的神志处在清醒状态,医生的谈话能完全、清楚地被意识到,使病人了解自己的处境、引起心理障碍(特别情绪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在觉醒状态下,根据医生表达的信息(不论是明确无误的话语,还是从其言谈中举止中流露的潜在或暗示性含义),病人能自觉地进行积极思考,有意识地调整其情绪,从而使治疗因病人的主动合作及参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进行心理治疗时病人最好处在完全的觉醒状态。

  二、半觉醒状态下的心理治疗(或半觉醒治疗)

  在安静、温暖、光线柔和的房间内,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集中注意倾听医生的谈话或指导,也可让病人集中回忆过去的精神创伤,使病人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这时病人的意识范围是相对狭窄的。医生认为处在这种半清醒状态下的病人,比较容易接受医生的建议,特别是暗示性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参看专栏19-1)。在暗示性较高的病人中,特别是癔症和某些焦虑症、恐怖症者接受半觉醒状态下的心理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疗效。

  三、催眠治疗

  病人意识处在极度狭窄的状态下,只保持与医生的接触,接受医生的言语指导。在这种状态下,病人可将在意识中已经忘却的心理创伤回忆起来,使其心理障碍或某些神经症、心身疾病得到较好的治疗。

  专栏19-1 什么是暗示

  暗示就是不明白表示的意思。受暗示性一个从不加分析、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借助言语、手势、表情等所表达的内容并赋予一定的意义而引起一定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暗示究竟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还没有研究得十分清楚。巴甫洛夫提出:“词,由于成年人过去全部的生活经验,与那些达到大脑半球的一切外来和内在的刺激相联系着,并随时成为这些刺激的信号,随时代替这些刺激,因此也能随时对机体引起那些刺激所能引起的行为和反应。由此可见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的、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词(言语)传入脑内能对心理和生理过程起巨大作用,这一作用如果被清楚地意识到就是明示作用,如果未被清楚地意识到就是暗示作用。因此暗示性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属性。一个暗示性比较强的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可以引起广泛的联想过程,如治疗者的言语、表情或行为都能对他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引起机体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从而收到治疗的效果。

相关文章
294-3 临终病人心理治疗
294-5 临终病人死亡处理
附录一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和病人及接触者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八节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