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人体寄生虫学 > 正文
细粒棘球绦虫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us granulosus Batsch 1786)成虫寄生在犬科食肉动物,幼虫(称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以及其它动物,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称棘球蚴病或包虫病(echinococcosis,hydatid  disease,hydatidosis)。棘球蚴病分布地域广泛。随着世界畜牧资源的开发而不断扩散,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形态

  成虫是绦虫中最小的虫种之一,体长2~7mm,平均仅3.6mm。除头颈除外,整个虫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或多一节。头节略呈梨形,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很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群梭形细胞组成的顶突腺(rostellar  gland),其分泌物可能具有抗原性。各节片均为扁长形。成节的结构与带绦虫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睾丸45~65个,均匀地散布在生殖孔水平线前后方。孕节的生殖孔更靠后,子宫具不规则的分支和侧囊,含虫卵200~800个(图15-15)。

图15-15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采Nobel)

  虫卵与猪、牛带绦虫卵基本相同,在光镜下难以区别。

  幼虫即棘球蚴,为圆形囊状体,随寄生时间长短、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直径可由不足1cm至数十厘米。棘球蚴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生发囊、原头蚴、囊液等)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囊壁外有宿主的纤维组织包绕(图15-16)。

图15-16 棘球蚴

  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厚约1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较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多层纹理状。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r)亦称胚层,厚约20µm,具有细胞核。生发层紧贴在角皮层内,电镜下可见从生发层上有无数微毛延伸至角皮层内。囊腔内充满囊液,亦称棘球蚴液(hydatid fluid)。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比重1.01~1.02,pH6.7~7.8,内含多种蛋白、肌醇卵磷脂尿素及少量糖、无机盐和酶,对人体有抗原性。

  生发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protoscolex),原头蚴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70×122µm,为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顶突和吸盘内陷,保护着数十个小钩。此外,还可见石灰小体等。原头蚴与成虫头节的区别在于其体积小和缺顶突腺(图15-17)。

图15-17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生发囊(brood capsule)也称为育囊,是具有一层生发层的小囊,直径约1cm,由生发层的有核细胞发育而来,据丁兆勋等观察,最初由生发层向囊内芽生成群的细胞,这些细胞空腔化后,形成小囊并长出小蒂与胚层连接。在小囊壁上生成数量不等的原头蚴,多者可达30~40个(图15-18)。原头蚴可向生发囊内生长,也可向囊外生长为外生性原头蚴。

图15-18 棘球蚴及生发囊模式图(仿Morseth)

  子囊(daughter cyst)可由母囊(棘状蚴囊)的生发层直接长出,也可由原头蚴或生发囊进一步发育而成。子囊结构与母囊相似,其囊壁具有角皮层和生发层,囊内也可生长原头蚴、生发囊、以及与子囊结构相似的小囊,称为孙囊(grand  daughter cyst)。有的母囊无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为不育囊(infertile  cyst)。

  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囊砂或棘球蚴砂(hydatid sand)。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多房棘球绦虫
肝棘球蚴病
161-36 绦虫:包虫病(细粒棘球蚴感染;棘球
9-3 肝棘球蚴病(肝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