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学免疫学 > 正文
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三、免疫细胞在抗体生成中的作用

  上述三类细胞都参予抗体生成过程,但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现已证明Mφ抗原处理和呈递细胞,无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T细胞系主要是TH和TS,它们对免疫应答有调节功能,所以是免疫调节细胞,有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B细胞系既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又是产生抗体的细胞,也具有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

  (一)Mφ的作用

  Mφ在免疫应答的全过程都发挥重要作用,在抗原识别过程中,即在免疫应答的诱导期,它表现为具有摄取、处理加工、存贮和呈递抗原的作用。它活化后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合成和分泌的IL-1有促进T和B细胞的活化作用。因此,不能认为Mφ只是机械的将抗原决定簇呈递给淋巴细胞,它还具有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必须先经Mφ摄取、加工处理,然后才能呈递给淋巴细胞。Mφ是有吞噬细胞功能的细胞,已证明在其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分子,但无抗原识别受体。它主要是以吞噬、吞饮和被动吸附等方式捕捉抗原,可摄取任何抗原性特质,所以是非特异性的摄取抗原性物质。

  摄入的抗原大分子,可在细胞内被降解为许多小肽片段。其中一些免疫原性决定簇可与细胞内的自己MHCⅡ类分子相结合,然后运送至细胞膜表面,形成所谓修饰的自身复合物分子(即异种抗原X+自己MHCⅡ类分子)此即Mφ对抗原的处理和加工过程。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Mφ将这种复合物分子,呈递给有抗原识别功能的淋巴细胞,才能激发免疫应答。不难看出,识别这种复合物的抗原识别受体,必须是既能识别异种抗原X,又能同时识别自已MHC分子。这就是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的由来。

  (二)淋巴细胞的作用

  淋巴细胞具有抗原识别受体,所以T和B细胞都是抗原识别细胞。每一细胞克隆可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所以这种识别是有特异性的。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是膜Ig分子,它可识别天然蛋白质抗原分子表面的构像抗原决定簇(即B决定簇),在识别抗原时无MHc 限制性。而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为异二聚体分子,即TCRαβ,它能同时识别经加工处理的序列决定簇肽片段(即T决定簇)和自己MHC分子,所以有MHC限制性。

  四、细胞因子在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cytokines)在抗体产生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有下述特点:

  1.细胞因子的作用既无抗原特异性也无MHC限制性当TH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就可作用于任何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和任何MHC单倍型(haplotype)的B细胞。

  2.在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起作用即B细胞的增殖期与分化期,或Ig的分泌期可有不同的细胞因子在起作用(表11-6)。此外,不同的细胞因子间的组合有的起拮抗作用,有的起协同作用。

  3.细胞因子还可作用于旁路(bystander)B细胞使之活化这些B细胞对抗体应答的抗原没有特异性(非抗原特异性B细胞)。它们存在于抗原刺激的特异B细胞周围,在抗原活化特异B细胞时,因产生细胞因子而被活化并产生非特异抗体。

  4.在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中,有些是来源于巨噬细胞或其他非T细胞所产生(如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抗体的制备
精确多能的抗体“明星”
荧光抗体的制备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