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内科学 > 精神病学 > 正文
人格障碍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4 字体: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 要符合下述三项:

  1.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冲动控制、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3.其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致使其社会适应不良。

  二、严重程度标准: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主观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四、排除标准:人格障碍不是由下列疾病引起:

  1、严重躯体疾病;

  2、脑器质性疾病;

  3、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4.严重的或灾难性精神刺激。

  [治疗]

  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

  一、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二、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三、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八章 记忆障碍(disorders of memony)
意识障碍(dysfunction of consciousnes)
第三节 慢性意识障碍(chronic disturban
第二节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第四章 感觉障碍(sensory disturbance)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