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基础护理 > 正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法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9/9 字体: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0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毫针刺)
基础护理知识:应用静脉输液泵注射的告知程
护理技术:甘露醇快速输入技巧
基础护理知识:静滴硝普钠的护理体会
执业护士护理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