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基础护理 > 正文
医院内感染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7/5 字体:

5.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表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子宫内膜炎,腹内感染等。如留置导尿,应用化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

四、医院内感染的促发因素

1.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2.客观因素侵入性操作,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管,气切开,吸入装置,牙钻,采血针,咬血管,监控仪器探头等侵性诊治手段。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接受化疗、放疗后自身免疫机能下降而成为易感者。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死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改进医院建筑,使布局合理,如对传染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厨房等,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人们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处理,检查各项工作的依据,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探视制度等。

3.做好消毒与灭菌处理消毒与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有效措施。

4.加强清洁卫生工作,清洁卫生工作包括灰尘、污垢的擦拭和清除,也包括对蚊虫、苍蝇、蟑螂、鼠类等的防御。卫生清洁时,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托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病房清洁工作,宜在污染后立即进行。其顺序应由污染较轻的病房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严重的区域。

5.采取合理治疗方法使用抗菌素要有地放失,应用抑制免疫疗法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及时控制感染的流行,主要包括寻找传染源与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与隔离措施。

7.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手段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8.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所有医院工作人员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有不适或疑为传染性疾病,应立即报告,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链接:2013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指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4年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急性化脓性中耳
器官移植病人的标准护理
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黑龙江执业护士考试2015年成绩单打印时间
胃中积热中医护理措施-2015执业护士中医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