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鼯鼠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夏玛息吾
汉语拼音
WUSHU
拉丁名
Petaurista xanthotis (Milnc-Edwards).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鼯鼠科动物鼯鼠的骨、肉、毛等。
动植物形态
身体全长约50cm左右。体侧和前后肢基间连生有皮膜(飞膜)。耳前有橘黄色斑点。背毛基部灰黑色,上部淡黄色,尖端黑色;整个背部呈黑褐色。颈背黄色。腹毛灰白色,尖端淡橙色。飞膜与腹面同色。尾背与体背色近似,尾端黑色。尾腹面毛尖除尾基部的呈浅黄色外,其余均为黑色,连成一纵纹直至尾端。前足背面橙黄色,后足背面橙黄色并杂有灰黑色。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青藏地区的森林地带及甘肃、云南等省区。
动植物生态环境
栖息于高山林区和长有柏树的岩石陡壁上的洞穴岩缝中。筑巢穴居,内铺杂草,附近可见灰黑色的粪便。早晨和黄昏多出来活动,以松柏、云杉树籽和树叶为食。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捕杀后取肉鲜用或晾干捣碎备用;骨研细;粪晾干。
药用部位
以骨、肉、毛等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块状的鼯鼠粪表面黑棕色或黄棕、红棕、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形,其表面常有碎裂,呈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较易破碎。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散在的粪粒长约5~15mm,直径3~6mm,气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但品质较块状的粪差。
中药化学成分
鼯鼠粪主含树脂、尿素、尿酸,含维生素A类物质,如按维生素A计算,其含量为0.0399%。粪的风干物含粗蛋白为15%,粗脂肪4.9%,可溶性无氮物为33.01%,粗纤维18.22%,叶绿素0.36%。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丸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鼯鼠粪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而止痛的作用,并能增加白细胞。抑菌试验证明,其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一定抑菌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鼯鼠肉、香墨麝香黄、火漆。 方二:催生散:鼯鼠肉、木贼草、骨碎补,酒。 方三:催产方:鼯鼠肉、“江斗巴、”蛇肉、白酒。
药性
肉:味甘,性平。
归经
功效
性味分类
主治
鼯鼠粪:通利血脉,散瘀止痛,治胃痛、痛经、经闭等症。 肉:治妇女病、难产、邪病,可避孕。 骨(与羊角,小叶莲熬汤,再加硇砂):治难产、脉病。 毛:治胎病。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鼯鼠肉、香墨、麝香、姜黄、火漆各等量。共为细末。妇女每天早晨空腹服1次,每服1g,温开水冲服。连服3月,可避孕3年。经期停服。
方二:催生散:鼯鼠肉、木贼草、骨碎补各等分。酒送服,功能催生,下胎衣。主治难产、胎衣不下。
方三:催产方:鼯鼠肉、“江斗巴、”蛇肉各一钱。共研细末,以白酒为丸,如豌豆大。可催产,下胎衣。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鼯鼠骨可催生,泻脉病。鼯鼠肉可治妇女病、淋巴节病。毛治胎病。《藏医药选编》记有:难产后胎衣不下者,青盐炒后加水煎服。如不效,用鼯鼠肉如豌豆大者一块内服。
药物应用鉴别
鼯鼠粪为中药灵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