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大苞筋骨草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Da bao jin gu cao
蒙药名
熟日布苏-乌布斯
别名
新地格-嘎日布,查干-新地格,曹布日干-乌布斯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茎单一,方形,叶被毛,交错对生,覆盖其茎,故形似塔。成熟时小种子被叶腋抽出的花覆盖。”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使用的大苞筋骨草之形态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新地格-嘎日布即熟日布苏-乌布斯(大苞筋骨草)。
中药材基原
为唇形科植物大苞筋骨草的带花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大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又名:白苞筋骨草、忽布筋骨草。 多年生草本,高4~20cm。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5~8cm,宽0.9~3cm,先端圆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整齐的钝齿,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穗状花序长3~11.5cm;苞片卵形至椭圆形,长约3.9cm,宽约2.7cm,先端渐尖;花萼近钟形,5齿裂,裂片近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具柔毛;花冠白色,二唇形,上唇小,2裂,下唇大,3裂,中裂片约等于侧裂片2倍,花冠简基部膝曲,长约1.2cm,宽约2.3mm,被柔毛;雄蕊4,二强,上面2枚与花冠的侧裂片等长,下面2枚超过它,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伸出花冠外,花丝长5~8mm,基部扁平,花药呈“丁”字着生;雌蕊1,花柱长约1.8cm,柱头2裂。小坚果,黑色,倒卵状椭圆形,具网状皱纹和微毛。种子卵形,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田边地埂、河谷及荒野阴湿处。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7~8月采,除去杂质,晾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细而多,类白色或淡黄色;易折断,断面不平整。茎四棱形,扭曲,长18~25cm,沿棱及节上有白色长柔毛,断面中央有一小圆孔。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宽1.8~3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下延,几全缘或有疏波状齿;叶柄具狭翅,基部抱茎。轮伞花序腋生,苞状,淡黄色或黄白色,卵形或阔卵形,全线,两面有长柔毛;花梗短,有长柔毛,花萼漏斗状,齿线具缘毛,花冠唇形,类白色或淡黄色,具紫色斑纹,外面有疏柔毛,内面有毛环。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面有网状皱纹,果脐几占腹面之半。气清香,味苦。
化学成分
全草含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香叶木素(diosmetin),山柰素(kaemPferide),槲皮素(quercetin),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β-谷甾醇(sitosterol)[1]。此外,还含近20种微量元素,即镁、铝、硅、磷、钙、钒、铬、锰、铁、钻、镍、铜、、砷、钼、锡、硒、锶等[2]。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杀黏,驱虫,消肿。
主治
主治各种黏虫病,关节疼痛,由协日乌素引起的关节肿痛,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治各种黏虫病,肿毒 诃子60g,石菖蒲45g,草乌(制)30g,木香35g,麝香7.5g,大苞筋骨草120g。制成水丸。每次1~1.5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诃子串珠》六味大鹏丸)
制剂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Wang Mingan,et a1.C A,1993,118:19270q (2)张兆林,等.中草药,1983,14(12):539
蒙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蒙药学》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筋骨草
白苞筋膏草
大苞筋骨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