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白硇砂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Bai nao sha
蒙药名
赫勒-朝日格其-达布斯
别名
札萨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载:“札萨为岩石生盐类。有钻舌感,其中状如子壮西(色白、纤维状、松软)者质佳;状如白矾,味辛,人工制品为中品。”《无误蒙药鉴》称:“生于水或岩石,淡蓝色,状如玻璃,却像纤维长的阳起石,敲碎似水色,松软者质佳。”并附有矿物形态特征图1幅。上述矿物形态描述及附图,与白硇砂形态特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札萨即赫勒一朝日格其一达布斯(白硇砂)。
中药材基原
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硇砂Sal Ammoniac 等轴晶系。为白色或灰白色的透明结晶体,晶体一般呈柱状、纤维状及粒状、相对密度1.52。硬度1.5~2.0。性脆。条痕白色。断口贝壳状,透明或微透明,玻璃光泽。 多产于火山熔岩的岩穴内,有时与石炭、石岩伴生,或壳皮状覆于岩石表面。石灰灼烧时也可产生。产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随时采,采得后,除去杂质,或由人工合成。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为白色结晶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有的稍显淡黄色。质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条痕白色。体轻,质脆,易砸碎。断面显束状纹理,有光泽。微臭,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 以块整、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灰黄色。镜下观察;不规则浅黄或棕黄色透明片。无棱角。有不规则的网纹,也有呈重叠片状者,但少见。 理化鉴别 ①取样品少许置试管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能产生刺鼻的氨气,并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试纸显黑色。(检查铵盐) ②取本品0.1g,加入10ml水,使溶解,过滤,滤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汁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检查氯化物)
化学成分
主含氯化被(NH4Cl)。据分析含NH4+33.06%,Cl-66.02%,尚含Fe3+0.005%,水不溶物0.19%,SO2-0.15%,Ca2+0.14%,Mg2+0.01%。纯氯化铵为白色结晶,近代常人工制作,纯度极高[1]。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纯品直接入药。非纯品可提纯再用,方法:取硇砂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文火煎煮,蒸干水分,晾干,即得。有时临用微炒。
性味
味碱、苦、辛,性温。效锐、重、糙。有毒。
功效
利尿,泻脉疾,消水肿,止腐,燥协日乌素,解毒,去翳,收缩子宫。
主治
主治闭尿,水肿,肾热,膀胱结石白喉,疮疡,云翳,目赤干涩,宫缩无力,胎衣不下。 1.《金光注释集》:“杀虫,泻脉疾,炭疽,生肌,利小便。” 2.《无误蒙药鉴》:“利尿,解毒,杀虫,止腐。”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小便不利,闭尿 海金沙150g,螃200g,蒺(制)150g,冬葵果250g,白硇砂150g,红花150g,紫茉莉200g,蜗牛25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八味海金沙散) 2.治尿闭,膀胱结石 螃蟹、白硇砂、海金沙、冬葵果益智仁问荆各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5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六味螃蟹散)
制剂
药物分类
矿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玉琴.矿物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63
蒙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白硇砂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