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傣族医学 > 傣族医药 > 正文
酢浆草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Cu jiang cao
傣药名
宋香嘎
别名
向搅校
中药材基原
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1.又名:酸饺草《滇南本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2cm,全草味酸。茎细而柔软,下部斜卧地面而呈匍匐状,分枝多,成丛状,上部稍直立,绿色,微带紫色,在节处生不定根,全体被毛。掌状复叶互生,总叶柄纤细而曲折,被毛;小叶3枚,无柄,倒心形,长0.5~1.3cm,宽0.6~1.5cm,先端凹人,基部楔形,全缘,背面洽叶脉及小叶片边缘有短毛。花黄色,伞形花序腋生,具花2~6朵,花序梗纤细,带紫色,有毛;萼片与花瓣均为5片;雄蕊10,花丝下部连合;子房上休,5室。蒴果近圆柱形,有5纵棱,具毛,熟时自行开裂,弹出种子;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平坝、田边、旷地湿润处及房前屋后草地。广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用鲜品。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全草含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pdroascorb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乙酸酸(glyoxalic acid)[1],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2],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牡荆素一2”-O-β-D-吡喃葡萄糖苷(vltexin-2”-O-β-glucoPyranoside)[3],2一庚烯醛(2-hep-tenal),2一戊基呋喃(2-pentylfuran),反一植醇(trans-phytol)[4,5],并含糖脂(glycolipide),磷脂(phospholipide),α一生育酚(α-to-copherol),β一生育酚(β一tocopherol)[6]。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50%酢浆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
性味
味酸,性寒。入水塔。
功效
清火解毒,凉血消肿,解痉止痛。
主治
主治“拢沙拢接火”(咽喉肿痛),“接短鲁短,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拢牛”(小便热涩疼痛),“阻伤”(跌打损伤),“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拢沙拢接火”酢浆草、绿矾白矾、青菜汁各适量,混匀榨汁。用药液滴入患处,每日3次,每次适量。(《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2.治“接短各短,拢蒙沙嘿”酢浆草20g,金花果10g,红糖5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3.治“拢牛”醉浆草20g,开水泡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4.治“阻伤”酢浆草、鱼子兰叶、平卧土三七鲜品各适量,捣烂包敷患处。(景洪市傣医波温验方) 5.治“拢梅兰申”酢浆草、黄鲜品各适量,捣烂包敷患处。(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Patnaik K K,et al.Die Pharmazie 1975,30(3):194 [2]Biswas S B,et a1.Phytochemistry,1970,9:2425 [3]Gunsegaran R.C A,1992,117:108152z [4]Lin B B,et al.C A, 1992,117:l88244u [5]Lin B B,et a1.C A,1993,118:119637h [6]Sridhar R,et al.C A,1993,118:37830b 药理 [1]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中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06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