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钳模咪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gemh muo miev
别名
来源
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株揉之有腥气味。茎直立或披散;根状茎伏地有节,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心形或宽卵形,长3~8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全缘,两面叶脉上有柔毛,下面常紫色;托叶条形,下部常与叶柄合生成鞘状。花小无花被;穗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苞片。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态分布
生于阴湿地或水旁。产于广西龙州、武鸣、马山、田阳、田林、隆林、凌云、南丹、金秀等县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份;日本也有。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阴干备用。
性味
味辛,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健胃,利水消肿。
传统应用
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胸膜炎气喘肺结核、肠炎、痢疾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白带、盆腔炎、小儿疳积疮、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荨麻疹、稻田性皮炎。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配猪肉炖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方例
1.气管炎 钳模咪(鱼腥草)9克,卡(桔梗)6克,刹端(无胡荽)全草15克,茶敬(玉叶金花)6克,罗汉表(罗汉果)3克,甘仔()皮3克,冰糖适量,水煎服。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月桂醛,α-蒎烯和芳樟醇,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樟烯,月桂烯,柠檬烯,乙酸龙脑酯,丁香烯[1]。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另含阿福豆甙,金丝甙,芸香甙,绿原酸以及β-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2]。叶含槲皮甙,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3]。
药理
1.抗菌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降低[1]。早年曾报告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2,3]。但较晚近报告多数认为煎剂作用弱或无。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后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胞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4]。鱼腥草素易随水蒸气蒸发,由水蒸气蒸馏制取的鱼腥草注射液已作为抗菌消炎药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但也有报告认为鱼腥草注射液中癸酰乙醛含量甚微[5,6]。鱼腥草注射液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并无抗菌活性[7],鱼腥草挥发油水溶液也未发现有抗菌活性[4]。这可能同癸酰乙醛性质不稳定,提取后很易聚合有关。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为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性质稳定,保留了鱼腥草素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μg/ml~80μg/ml[8]。
2.抗病毒作用  胆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埃可11株病毒(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9]。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挥发油部分无效[10]。
3.免疫增强作用  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胆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毒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病人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d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解素量成倍增加[11]。
4.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本品有明显利尿作用[12,13]。这一作用除因含大量钾盐外,可能与所含槲皮甙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利尿有关。
5.体内过程  合成鱼腥草素给大鼠灌服,在胃肠道中半衰期为3.5h,大鼠静注20min后,药物分布以肺最多,因此可能有利于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次为心、肝、肾、血清内含量很低。在组织中代谢消除较快,2h后各组织已查不到药物存在。离体温孵也证明各种组织均能迅速使药物转化。尿中未能测得药物,表明药物主要在体内代谢消除[14]。
6.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小,未见中毒报告。合成鱼胆草素,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1.6g/kg±0.081g/kg,静脉注射每日75mg/kg~90mg/kg,约相当于人用量200倍,连续7d,未致死,解剖检查也未见异常变化[8]。合成鱼腥草素体外实验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则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体内应用未见溶血,可能因血清产生的保护作用[14]。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刘永漋等:《植物学报》,1979,21(3):244。
[2]Takagi shugo,et al.C A,1979,91:62628y。
[3]村雄四郎等:《药学杂志》(日),1953,73(3):196。
药理参考文献
[1]阎桂华等:《药学通报》,1960,8(2):57。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抗菌工作组:《药学通报》,1960,8(2):59。 [3]Yang Huseh-Chiao,et al.C A,1953,47:8175d [4]张宝恒等:《中草药》,1981,12(4):153。 [5]陈国满等:《中草药通讯》,1979,10(5):210。 [6]刘启泰等:《中草药通讯》,1979,10(11):519。 [7]侯远生等:《中国中药杂志》,1990,15(4):221。 [8]卫生部五七干校药厂等:《江西医药资料》(江西药科学校),1972,(2):12。 [9]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1):26。 [10]朱字同等:《中草药》,1983,14(7):25。 [11]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新医药学杂志》,1973,(7):25。 [12]Tatsuo Ohta.C A.1950,44:11030a [13]Yushihiro Kimura,et al.C A,1953,47:4550i [14]江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药物组:《中华医学杂志》,1976,56(7):454。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