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临床用药数据库 > 神经系统 > 正文
左旋多巴
来源:本站原创 医药数据汇总 字体:
药物类别:
神经系统用药
所属类别:
震颤麻痹药
药物名称:
左旋多巴
英文名称:
Levodopa
药物别名:
序号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1
左多巴,3,4-二羟基苯丙氨酸 Larodopa,Dopar,L-Dopa,Levopa,Laradopa,Brocaclopa
制剂/规格:
序号
制剂 规格
1
帕金宁控释片 250mg(左旋多巴200mg,卡比多巴50mg)
2
复方卡比多巴片 110mg(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10mg)
3
复方卡比多巴片剂 275mg(左旋多巴250mg,卡比多巴25mg)
4
复方卡比多巴片剂 125mg(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25mg)
5
美多巴胶囊剂 250mg(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
6
美多巴胶囊剂 125mg(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
7
左旋多巴片 250mg
成份/化学结构:
序号
成份 化学结构
1
Levodopa
药理作用:
左旋多巴本身缺乏显著药理作用,但其作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前体之一,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被多巴胺能神经元摄取,经多巴脱羧后转化成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贮存于此,被释放后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
药动学:
左旋多巴口服吸收迅速,口服后约80%由小肠吸收,空腹服用后Tmax为1~3小时;血浆半衰期1~3小时。吸收入血的左旋多巴约98%被外周广泛存在的多巴脱羧酶转变为多巴胺,多巴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仅1%左右的左旋多巴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转化为多巴胺而发挥作用。多巴胺在体内除少量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外,大部分在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和单胺氧化酶联合作用下,被代谢成二羟苯乙酸和高香草酸,还有一部分转化为黑色素、3-甲氧基多巴;以上代谢产物均由肾脏迅速排泄。
适应症:
(1)治疗震颤麻痹: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震颤麻痹的最有效药物之一。震颤麻痹患者黑质及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变性,多巴胺合成降低从而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不足,而引起本病。近年来的治疗思路多在努力补充外源性多巴胺,然而多巴胺本身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选择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前体药物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左旋多巴进入脑内后脱羧而成为多巴胺发挥药理作用。左旋多巴可有效地改善震颤麻痹的各种症状,初期疗效可达80%~90%。尤其对运动减少的疗效比改善震颤或肌强直更好。运动障碍的症状明显改善,面部表情好转,步态灵活,发音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流涎,皮脂溢出,性功能低下等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对精神异常也有效。但对震颤疗效差。左旋多巴在治疗震颤麻痹时,由于大部分在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在脑外变成多巴胺而消耗掉,同时不良反应增多。从左旋多巴的药动学和临床验证来看,加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使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明显增加。因此目前多应用左旋多巴一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混合的复方制剂。多巴脱羧酶抑制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合并使用时,选择地抑制外周的多巴脱羧酶,使血中有更多的左旋多巴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转变成多巴胺,因此既可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约75%~80%),同时也减少了胃肠道等外周副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左旋多巴一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有:①美多巴(复方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复方多巴、复方苄丝肼、复方色拉肼、复方羟苄丝肼、苄丝肼多巴、Madopar、Leodropa Composita、Serazidum Compositum、Benserazide Compound)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按4:1的含量混合而成,每粒125或250mg,含左旋多巴100或200mg及苄丝肼25或50mg。开始第一周每日125mg,以后每隔一周增加每日125mg,最大量不超过1g,分3~4次服。美多巴的疗效与左旋多巴相近,但外周副作用明显减少,不自主运动和“开关”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很少出现。②复方卡比多巴(信尼麦、心宁美、卡比多巴肼、复方甲基多巴肼、Sinemet、Carbidopa Composita、Lodosyn、L-α-Methyldopahydrazine Compound、MK486Co)为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按10:1或4:1的含量混合而成。每粒275mg(250mg:25mg),110mg(100mg:lOmg),125mg(100mg:25mg)。开始时每次口服110mg片剂半片,每日2~3次,以后每日增加110mg片剂1片;直至每日275mg片剂3~4片。达此剂量仍无效时,可改用每日375~500mg。③帕金宁控释片是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按1:4比例混合而制成的控释片,每粒250mg(50/200),轻中度患者,初始剂量为帕金宁控释片250mg,一天2次或3次。初始剂量每天不得超过600mg,给药间隔不能少于6小时。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每次用量。此剂型疗效与信尼麦相同,但用药次数减少,且“开关”现象改善率和日常活动能力好于信尼麦。经临床治疗观察控释剂型和普通剂型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2)治疗肝昏迷:不少学者认为肝昏迷的出现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伪递质如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等的形成,或中枢神经递质的不足),影响中枢神经冲动的传导所致。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后,在脑内脱羧形成多巴胺,使脑内多巴胺增多,取代伪递质,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正常,肝昏迷得到改善。
(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治疗消化性溃疡:溃疡病患者往往有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和反应性降低,且溃疡恶化时病人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排泄量减少。左旋多巴可加强交感神经张力和反应,用于溃疡病恢复期,可加速溃疡的愈合。
(5)治疗精神病:左旋多巴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的精神症状。对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病患者加用左旋多巴,可改善表情迟钝、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
(6)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7)治疗各种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左旋多巴对各种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8)治疗神经痛:早期服用左旋多巴可缓解神经痛。
(9)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左旋多巴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速小儿骨骼的生长发育。用左旋多巴治疗垂体功能低下患儿。
(10)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左旋多巴可抑制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因而减少泌乳素的分泌,用于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对乳溢症有一定疗效。亦可用于溢乳闭经症,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的骨痛等。
(11)治疗脱毛症:左旋多巴对脱毛症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增加血液到组织的儿茶酚胺浓度,促进毛发生长。
剂量与用法:
(1)治疗震颤麻痹:开始时剂量为每次O.25g,每日1~2次;以后每隔2~4日将每日剂量增加O.25g,并酌情增加每日服药次数。一般成人有效维持量为每日3~5g,分3~5次饭后服用。一般需连续用药2~3周后才开始见效。
(2)治疗肝昏迷:每日用左旋多巴O.2~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缓慢静滴;或每日2~6g分2~4次口服;或每次2~5g溶于生理盐水中经鼻饲灌注或保留灌肠。
(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治疗消化性溃疡:每次O.25g,每日2~3次。
(5)治疗精神病:每次口服O.5~1g,一日3次,精神症状可获改善。对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病患者,加用左旋多巴每次O.2g,维生素B630mg,连用12周。
(6)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左旋多巴50~100mg,睡前服,1周内症状可完全缓解,有效率达85%。
(7)治疗各种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125mg,一日2次,每3~5天增加100~125mg,最大量2g/d,有效率为75%。也可用苯海索加左旋多巴(250mg,一日3次),治疗家族性痉挛截瘫,疗效确切。
(8)治疗神经痛: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可用左旋多巴100mg,或合并服用苄丝肼25mg,一日3次,连用10天,用药后带状疱疹神经痛很快减轻,并减少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用法:250mg,一日3次或4次。
(9)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用左旋多巴治疗垂体功能低下患儿,15mg/kg,一日4次,半年后83%的患儿生长速度明显增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也升高。
(10)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口服左旋多巴500mg,一日4次。对乳溢症有一定疗效。亦可用于溢乳闭经症,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的骨痛等。
(11)治疗脱毛症:口服左旋多巴300mg,一日3次,连用数周至数月。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左旋多巴不良反应较多,多是由于多巴脱羧后转变为多巴胺而引起,其反应程度常与剂量有关。适当调节剂量可使副作用减轻。
1.胃肠道反应 80%以上病人有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等。多在开始用药数周内出现,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由于对其产生耐受性,上述反应可减轻或消失。长期用药后少数病人可见胃肠道出血、胃溃疡、胃肠胀气、便秘腹泻、呕吐等。饭后服用或加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可减轻上述反应。
2.运动障碍 发生率较高,欧美文献报告约70%~90%,日本文献为30%~50%。运动障碍分二型:①高龄起病患者易发生口唇、下颌宛如咀嚼样运动,伴头、颈前后摆动、左右摆动或不规则扭动,以及蹙额、皱眉、吐舌、点头等多种头面部不自主运动,也有人称多巴胺诱导性口舌运动障碍;②起病年龄较轻者多出现四肢剧烈的冲击样、舞蹈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异常运动,由此而影响日常生活,称多巴胺诱导性肢体运动障碍。这二类运动障碍大多于持续服左旋多巴后数月至数年以后发生;用药半年以上的患者约50%,2年以上者80%可发生这种反应。一般在口服左旋多巴制剂30~60分钟后出现,约持续2~3小时消失;减量或停药后可改善或消失。故出现这种反应时意味着左旋多巴的最大耐受量已达到,不能再加大剂量。如左旋多巴制剂减量或更换其他药物后仍持续存在,则可考虑加服舒必利硫必利治疗。
3.开关现象 常见于服大剂量左旋多巴制剂后疗效显著、起病较轻的震颤麻痹患者。患者可突然短暂性少动(关状态),持续10分钟至数小时后,又突然自然恢复良好状态(开状态)。这种现象发作可数天1次或1天数次,少数病人出现开关状态时必定出现运动障碍,称Yo-Yo-Ing现象。此现象常在治疗后9~10个月出现,随着疗程延长,反应率也增加,治疗2年后其发生率可达40%。一旦出现开关现象,左旋多巴制剂应减量或停用1~2周,亦可改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等其他抗震颤麻痹药。
4.日内波动现象 有统计发生率为持续服用3年约10%、5年约20%、8年约80%。这可能是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对多巴胺敏感阈值较窄的缘故。当服左旋多巴制剂后多巴胺浓度高峰时,出现运动障碍;当多巴胺浓度降低时反转为无动状态,产生一日内运动症状的显著波动。适当调整服用时间与方法,即小剂量分多次服,可减轻日内波动现象。
5.冻结现象 无论在走路、饮食或会话时,迈第一步、挟第一筷、讲第一句话均产生困难,宛如冻结状态。可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之前体物L-Threo-Dops每日400~600ng。
6.精神行为异常 较常见的为不安、失眠或噩梦、抑郁,少数可发生幻觉、妄想、谵妄、躁狂及严重抑郁。这些反应可能与药物对边缘系统的影响有关。
7.心血管系统反应 约30%病人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常无症状,部分病人可产生眩晕甚至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一般在增加左旋多巴剂量的过程中出现,治疗2~3个月后部分病人可消失。偶可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加用脑外脱羧酶抑制剂或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等,皆可降低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或纠正不良反应。高血压病人应用左旋多巴时应适当减少降压药用量。
8.肝损害 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对肝脏有害,可发生黄疸、转氨酶升高。
9.眼损害 少数病人可出现瞳孔扩大,并可诱发青光眼。
10.其他 长期应用可引起嗅、味觉改变或消失,唾液、尿液及阴道分泌物变棕色;青春期应用可使第二性征过度发育,增强性功能。
11.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精神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相互作用:
1.下列药物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加其疗效:
(1)苯海索:因其具有抗胆碱作用,抑制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元的相对亢进,故合用时可增强疗效。但苯海索可延迟胃排空,使左旋多巴更易被胃酸破坏,并阻碍其胃肠道吸收,使其减效。故两药合用给药时间应间隔2~5小时。
(2)金刚烷胺:能促进纹状体释放多巴胺,或延缓多巴胺的代谢破坏,合用可使左旋多巴较快达到最佳治疗量,增强治疗震颤麻痹的疗效。
(3)溴隐亭:两药合用对治疗震颤麻痹有协同作用,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减少左旋多巴引起的“开关”现象和不自主运动。
(4)麦角乙脲:能直接兴奋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合用治疗震颤麻痹效果明显。两药合用适于对单用左旋多巴疗效欠佳及重度震颤麻痹患者。
(5)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在外周抑制左旋多巴脱羧而成为多巴胺,能增加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的量,合用可使左旋多巴的给药量减至1/5~1/3,减轻副作用。这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6)普萘洛尔:可对抗多巴胺β受体兴奋作用,故可产生左旋多巴样作用,增强左旋多巴抗震颤麻痹的疗效,同时可减轻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对肢端肥大症病人,可增强左旋多巴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所以长期应用时应做血浆生长激素测定。
2.左旋多巴应避免与以下药物合用
(1)全身麻醉药:易发生心血管意外。全麻前1天停用左旋多巴。
(2)苯妥英钠:可拮抗左旋多巴抗震颤麻痹作用。
(3)吩噻嗪类、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有阻断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作用,可诱发帕金森病或加重震颤麻痹的症状和直立性低血压。
(4)噻吨类抗精神病药物:可干扰中枢胺的作用过程,降低疗效。
(5)苯二氮革类药物:可使左旋多巴的作用减弱。
(6)三环抗抑郁药:此类药物可通过减慢胃排空而增加左旋多巴在胃肠道的降解灭活,降低其疗效。
(7)溴丙胺太林:可减少左旋多巴的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邻甲苯海明:可使左旋多巴的作用、副作用均增强。
(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该类药物能抑制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使多巴胺等单胺物质不能被氧化破坏,合用可引起拟交感胺递质的大量释放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可用酚妥拉明治疗。
(10)拟交感胺类药物: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另外左旋多巴可竞争性抑制拟交感胺类药物对α受体的作用。
(11)罂粟碱:可阻断多巴胺受体,合用可减弱左旋多巴的疗效。
(12)可乐定、甲基多巴:可拮抗震颤麻痹作用,甲基多巴可加重左旋多巴直立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13)利血平:连续服用利血平可使脑组织儿茶酚胺减少,脑内纹状体和黑质的多巴胺减少,出现震颤麻痹症状。合用相互拮抗,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
(14)胍乙啶:左旋多巴可增强胍乙啶的降压作用。
(15)铁剂:铁离子与左旋多巴中的酚羟基可产生络合效应,降低其疗效。
(16)碱性药物:左旋多巴、复方卡比多巴与碱性药物同服时,可在消化液中使相当部分左旋多巴、甲基多巴肼分子降解变成黑色素而失效。
(17)甲氧氯普胺:合用虽可加快左旋多巴的吸收,但可阻滞多巴胺受体而干扰其治疗效果。
(18)维生素B6作为多巴脱羧酶的辅基,促进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为多巴胺,减少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降低其疗效甚至完全失效。应限制食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当合用外周多巴脱羧剂时,可合用维生素B6,但在用于治疗心衰时加用维生素B6可增强疗效。
(19)异丙嗪:可减弱左旋多巴的抗震颤麻痹疗效。
(20)高蛋白食物:在肠内分解时可产生大量阻碍左旋多巴吸收的氨基酸,因此使其药效降低。
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