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大腹皮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槟榔皮、槟榔壳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大腹绒
汉语拼音 da fu pi
英文名 Arece Peel, Betelnut Peel
药材基原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
动植物形态 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资源分布 原产马来西亚。
生态环境 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药用植物栽培 气候土壤:喜生长于高温地区,以土层浓厚而湿润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佳。整地:选择有树荫处设苗床,松土后,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在定植前4-6个月先将空开好,使用权穴内土壤风化,穴深60-80cm,行距2、5-3、5cm。种植:育苗:在荫蔽的山地,掘一深达30cm的长坑,放一层果实,覆盖一层砂土。层层堆放,浇水湿润。经过20日后,即可抽出米粒大小的芽,限出栽种于苗床,每穴一个,覆土浇水。定苗:于7或者10月为宜,植前施基肥,选茎粗而有2-3个节的幼苗栽培。覆土至穴面15cm浇水湿润,并盖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田间管理:栽后2-3后内均须荫蔽。3年后在离根15cm周围掘一环浅沟,追肥一次,结果后须每年追肥一次。
采收和储藏 冬、春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剥下果皮,打松,乙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5-7cm,宽约3cm,厚约1cm;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定:粉末:灰黄色。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9-15?m,长至52.8?m,壁略呈连珠状增厚。中果皮纤维多成束,细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一边呈小波状凸起,末端稍钝圆,直径约10?m,壁厚,木化,孔沟明显;纤维束周围细胞含硅质块,硅质块直径6-9?m,含硅质块细胞壁厚,木化。中果皮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长椭圆形,直径22-50?m,壁稍厚,木化或微木化,纹孔、孔沟明显,有的层纹较清楚。内果皮细胞类多角形、类圆形、长多角形,直径9-24?m,壁厚,木化,孔沟较明显。本品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少量槟榔碱含儿茶素。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碾轧使软,敲打,筛去泥屑。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对肠平滑肌的作用 大腹皮煎剂能使离体肠管紧张性升高,收缩幅度减少,其作用可被阿托品所拮抗。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白术:补脾益胃、健脾运湿;配槟榔:行气疏滞;配木瓜:舒筋活络;配厚朴:燥湿消积;配生:温中和胃
药性 味辛;性微温
归经 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下气宽中;行水消
功效分类 利水药
主治 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气虚体弱者慎服。
不良反应及治疗 大腹皮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16岁,因患荨麻疹,服西药无效,全身皮肤散见风疹块,高出皮表,融合成片,拟五皮饮加味治疗(处方:生姜皮15g,茯苓皮20g,大腹皮12g,陈皮15g,桑白皮15g,苡仁30g,苍术6g,蝉蜕10g,防风10g)。水煎服后约10分钟即感胸闷憋气,恶心心慌,皮肤瘙痒更甚,皮疹增加,烦躁不安,面色、口唇苍白,冷汗。四肢冰凉,脉细数无力,心音低钝,心率122次/分钟,律齐,血压74/50mmHg,诊断为药物性过敏性休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追问病史,无其它药物过敏史,既往中药汤剂中未用过大腹皮。翌日试投原方去大腹皮治疗,服药2剂,皮疹完全消退,病人无任何不适。
另报道1例阑尾切除术后腹痛、腹胀患者,在服含大腹皮汤剂时,发生严重荨麻疹
选方 大腹皮散《太平圣惠方》:小儿腹内痞结;二便不利。大腹子散:《赤水玄珠》:风毒脚气。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癫狂;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大小便不利。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药性类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
2.《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其气味所主,与槟榔大略相同,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入阳明、太阴经,二经虚则寒热不调,逆气攻走,或痰滞中焦,结成膈证;或湿热郁积,酸味醋心;辛温暖胃豁痰,通行下气,则诸证除矣。大肠壅毒,以其辛散破气而走阳明,故亦主之也。
3.《本草汇言》: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捷药也。方龙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按宋人又有安胎之说,然此药既为利气之药,又何以安其胎乎?如有余之气胜而胎不安者,使之气下,则胎自安矣。又谓此药有健胃之理,夫既为下气之药,又何以益其胃乎?如有余之气壅塞不通,使之气下,则中气自宽,食饮可进矣。若损气,为大腹皮之常性也,元虚气少者,概勿施用。朱正泉曰,大腹皮,《斗门方》配六君子汤,治中气虚滞而或腹胀者,服之即通,则安胎健胃之理,不外是矣。
4.《本草述》:治虚肿者,用大补气之味,而少入腹皮。又见有治痰火者,常以此味少少入健脾之剂,或皆取其能导壅顺气而不甚酷烈乎?用者审之。
5.《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
6.其他《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本草再新》: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
考证 侯宁极《药谱》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Pericarpium Arec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reca catechu L.
科属分类 棕榈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大腹皮
大腹皮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