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红白二丸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汉语拼音 hong bai er wan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根茎或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有双球形块茎,但有较多须根;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15cm,从下到上变短;叶片薄纸质,宽卵形,长3-12cm,宽3.5-9cm,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叶背淡绿色,叶缘有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较小而稀疏,粉红色,雄花被片4,外轮2,卵圆形,内轮2,友蕊多数,基部合生成长约2mm的柄,花药纵裂;雌花被片5,外轮2片,内轮3片,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半月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有2翅,一翅较大,三角形。花、果期夏、秋间。
资源分布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阴湿的岩石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根茎较粗,多为双球形,直径1-2cm,表皮干燥皱缩,显深褐色或棕褐色,下部须根丛生,呈纤维状,黑褐色;质地较软,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甘、苦。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
功效 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
功效分类 活血调经药;止血止痢药;镇痛药
主治 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外伤出血;痢疾;胃痛;腹痛腰痛;瘿气痛;痛经;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Rhizoma et Herba Begoniae Sinens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Begonia sinensis A.DC.
科属分类 秋海棠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红白二丸果
三白二黄一甘中药塞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