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水蓼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蓼、蔷、蔷虞、虞蓼、泽蓼、辣蓼草、柳蓼、川寥、药蓼子 草、红蓼干草、白辣蓼、胡辣蓼、辣蓼、辣柳草、撮胡、辣子草、水红花红辣蓼、水辣蓼
汉语拼音 shui liao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或斜升,不分枝或基部分枝,无毛,基部节上有不定根。单叶互生;有短叶柄;托叶鞘筒形,长约1cm,褐色,膜质,疏生短伏毛,先端截形,有短睫毛;叶片披针形,长4-8cm,宽0.8-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黑色腺点,叶缘具缘毛。总状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细长,上部弯曲,下垂,长4-10cm,苞片漏斗状,有褐色腺点,先端具短睫毛或近无毛;花被4-5深裂,裂片淡绿色或淡红色,密被褐色腺点;雄蕊6,稀8,比花被短;花柱2-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侧扁,暗褐色,具粗点。花、果期6-10月。
资源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水边、路旁湿地。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同 生长于低山和平坝半阴的潮湿处或浅水中。在肥沃的粘土和沙土里生长较好。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8~10月采割成熟果序,晒干脱粒,贮藏备用。3~4月播种。开宽1.3m畦,按行窝距各约25cm开窝,每
1hm2用种子3750g,与火灰、人畜粪水拌匀,撒播窝里。
田间管理 苗高10~15cm时匀苗、补苗,每窝留苗5~6株,并除草、松土、追肥 1次,苗高20~25cm时再进行1次,施肥量要较前稍多。
采收和储藏 在播种当年7~8月花期,割起地上部分,铺地晒干或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有分枝,长30-70cm;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棱线,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中空。叶互生,有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0.7-1.5cm,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全缘,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褐绿色,两面有棕黑色斑点及细小的腺点;托叶鞘筒状,长0.8-1.1cm,紫褐色,缘毛长l-3mm。总状穗状花序长4-10cm,
花簇稀疏间断;花被淡绿色,5裂,密被腺点。气微,味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外被用质层。下皮层为2-3列厚角细胞。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木化。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射线
宽6-13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大,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中心部分常成空隙。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多列性非腺毛、腺毛及气孔,
以下表皮为多。气孔平轴式,少数不定式或不等式。多列性非腺毛大多稍弯曲,长184-797μm,基部直径29-60μm,细胞壁稍厚,基部细胞具孔沟。腺毛头部顶面观类圆形或椭圆形,4-6(-8)细胞;柄2细胞并列。海绵组织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方晶。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水浴上加热,显樱红色。
(2)薄层色谱 取粉末1g,加乙醇15ml,热回流2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乙醇0.5ml溶解供点样。以槲皮素乙醇溶液为对照品。在聚酰胶薄层板(上海试剂四厂)用乙醇-水(7:3)展开,展距7.5cm,取出晾干,喷5%三氯化铝乙醇试液,于紫外分析仪(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
中药化学成分 水蓼全草含水蓼二醛(Polygodial,tadeonal),异水蓼二醛(isotadeonal,isopolygodial),密叶辛木素(confertifo-lin),水蓼酮(Polygonone)[1,2],水蓼素-7-甲醚(Persicarin-7-
methylether)[3],水蓼素(persica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金丝甙(hyperosi-
de)[4,5],顺/反阿魏酸(cis/trans-ferulic acid),顺/反芥子酸(cis/trans-sinap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草木犀酸(melilotic acid),顺/反对香豆酸(cis/trans-P-coumar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龙胆酸(gentisic
acid),顺/反咖啡酸(cis/trans-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对羟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6]。地上部分还含有甲酸(formicacid),乙酸(acet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缬草酸(valericaci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及焦性没食子酸(pyrogallic acid)和微量元素[7]。其茎和
叶中含有3,5,7,3′,4′-五羟基黄酮(3,5,7,3’,4-pentahy-droxyflavone)即是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7-O-葡萄糖
(quercetin-7-O-glucoside),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及少量生物碱和D-葡萄糖(D-glucose)[8]。其叶中含异
水蓼醇醛(isopolygonal),水蓼醛酸(polygonic acid),11-乙氧基桂皮内酯(11-ethoxycinnamolide),水蓼二醛缩二甲醇(polygodialacetal),水蓼酮,11-羟基密叶辛木素(valdiviolide),7,11-二羟基密叶辛木素(fuegin)[9],八氢三甲基萘醇二醛(warburganal),八氢三甲基萘甲醇(drimenol),异十氢三甲基萘并呋喃醇(isodri-
meninol)[10]。Β-谷甾醇(β-要sitosterol)[11]和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12]。还含槲皮素-3-硫酸酯(quercetin-3-sulphate),异鼠李素-3,7-二硫酸酯(isorhamnetin-3,7-disulphate)及柽柳素-3-葡萄糖甙-7-硫酸酯(tamarixetin-3-glucoside-7-sulphate)[13],7,4’-二甲基槲皮素(7,4’-dimethylquercetin),3’一甲基槲皮素(3’-
methylquercetin)[14]。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5ml,于水浴上加热,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及浓盐酸数滴,溶液显樱红色。(检查黄酮)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净制:采得后洗净尘屑、泥土,晒干。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水蓼叶用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及疮出血,以及其他内出血,其作用与麦角相似,但较弱,所不同者本剂还有镇痛作用。水蓼中所含的甙能加速血液凝固。
2、降血压作用:挥发油(含Polygonone)对哺乳动物能降低血压(主要由于血管扩张引起),降低小肠及子宫平滑肌的张力。
3.抑菌作用:叶、茎中含鞣质,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挥发油具辛辣味,有刺激性,敷于皮肤可使之发炎。
5.水蓼根乙醇提取物对雌性大鼠、小鼠有抗生育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辛;苦;性平
归经 脾;胃;大肠经
功效 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
功效分类 清热药;祛湿药;祛风药
主治 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煎水浸洗;或捣敷。
用药禁忌 1.《千金·食治》: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 2.《药性论》:蓼叶与大麦面相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水蓼饮《圣济总录》:主治霍乱不吐利。蓼草膏《外科启玄》:祛恶解毒收疮。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别录》:蓼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2.《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3.《本草抬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转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4.《纲目》:杀虫。
5.《本草求原》:洗湿热zi癞,擦癣。
6.《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
7.《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土痒消肿。
8.《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
10.《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考证 出自1:陶弘景:蓼,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名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叶有圆者、尖者,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 2.《唐本草》:水蓼叶大似马蓼,生下湿水旁。 3.《本草拾遗》:诸蓼并冬死,惟香蓼宿根重生,人为生菜,最能入腰脚也。 4.《本草衍义》:水蓼,今大率与水红相似,但枝低尔。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假其辛味。 5.《纲目》:韩保升所说甚明,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故《礼记》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后世饮食不用,人亦不复栽,惟造酒粬者用其汁耳。水蓼乃水际所生之蓼,叶长五、六寸,比水荭叶稍狭,比家蓼叶稍大,而功用仿佛,故寇氏谓蓼实即水蓼之子者,以此故。
药物应用鉴别 蓼之种类较多,古代作为调味食用蓼,主指水蓼。水蓼与辣蓼,形态相似、性味接近、主治略同,然辣蓼以消肿止痛见长;水蓼以祛湿止泻、解毒、疗疮为优。二者中同异。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Polygoni Hydropiper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olygonum hydropiper L.[Persicaria hy- dropiper(L.)Spach」
科属分类 蓼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异水蓼二醛
水蓼素
水蓼二醛α
水蓼二醛B
水蓼根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