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红门兰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hong men lan
英文名 Herb of Marsh Orchis
药材基原 为兰科植物宽叶红门兰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宽叶红门兰,多年生草本,高12-40cm。块茎粗大,肉质,圆柱状,下部3-5掌裂。茎直立,粗壮。叶3-6枚,互生;长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先端钝、渐尖或长渐尖。花葶直立,粗壮,数朵至20余朵花排成总状花序;小苞片披针形;花紫红色或粉红色,不偏向一侧;花被片椭圆形或狭卵状长圆形,萼片近等大,长6-8mm,宽3-4mm,花瓣较萼片稍短;唇瓣宽卵形,前部不裂或微3裂;距圆筒状,末端稍变狭,与子房平行;子房扭曲,合蕊柱短。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630-3800m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糖类90%,蛋白质2.5%,脂肪0.4%,糖类中的80%为粘液质(mucus)及淀粉(starch),20%的游离糖和粗纤维。在粘液质中分得半乳糖(galactose),果糖(fruct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xylose)及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游离糖中有棉子糖(raffinose),麦芽糖(maltose),蔗糖(sucrose),葡萄糖(dglucose)及木糖。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lysine)及缬氨酸(valine),但蛋氨酸(llinoleic acid)及棕榈酸(palmitic acid)在内的15种脂肪酸。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甘;平
归经 心;肾;胃经
功效 补肾养阴;健脾益胃
功效分类 补肾药;生津药
主治 阴虚痨热;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内蒙古中草药》: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治烦躁口渴,不思饮食,阴液不足,月经不调。
考证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Orchidis Latifol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Orchis latifolia L.[O.saline Turcz.]
科属分类 兰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红门兰醇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