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药非处方药 > 正文
鹿胎胶囊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lu tai jiao nang
英文名 Lu tai capsules
用药分类 妇科用药
作用类别 本品为月经不调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物组成 红参100g,当归150g,益母草200g,熟地黄150g,香附(醋制)50g,甲(醋制)25g,地骨皮25g,延胡索(醋制)15g,莱菔子(炒)25g,白术(麸炒)30g,阿胶30g,肉桂15g,木香15g,丹参100g,赤芍40g,甘草25g,茴香(盐制)20g,续断50g,蒲黄25g,川芎25g,牛膝25g,鹿茸15g,茯苓300g,鹿胎(或失水鹿胎)270g。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功效 补气养血,通经散寒。
主治 气血不足,虚弱羸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
剂型 胶囊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5粒,日3次。
用药禁忌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服本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不宜同时服用芦、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2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制备方法 以上二十四味,取鹿胎,将胎衣切开,收集胎水另置;剥离鹿胎的外皮另置。将鹿胎剖腹,去净胎粪,切块,胎衣亦切块,共置锅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至肉化、骨酥,分次趁热滤过,合并滤液。鹿胎的外衣切块,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分别为1小时,分次趁热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粘稠状,加入胎水,搅匀,继续浓缩成膏状。另取红参、当归、白术、肉桂、木香、小茴香、茯苓、鹿茸粉碎成细粉。其余益母草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为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加入鹿胎膏,搅匀,浓缩成膏,于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上述粉末混合,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800粒,即得。
规格 0.3g/粒
药理作用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尖锐。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菊糖碎块,形状不规则,有时可见微细放射状纹理。石细胞成群或散在,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直径32-88μm,三边厚,一边甚簿,孔沟及纹孔明显。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1-6μm。骨碎片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有较多的骨陷窝,呈类长圆形或类梭形,中间有小点。 (2)取本品内容物3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溶于15ml水中,用30ml乙醚脱脂3次,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用10ml0.5%碳酸氢钠水溶液洗2次,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至中性,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甙Re、Rg1、Rbl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2μl,供试品溶液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数分钟,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浸出物
贮藏 密封。
备注
处方来源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3年
标准号 WS3-B-1645-93
OTC分类 第二批OTC
相关文章
温经活血片
参茸鹿胎丸
八珍鹿胎颗粒
参鹿补虚胶囊
一种鹿胎膏及其制备方法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