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药成方制剂标准 > 正文
乌梅丸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wu mei wan
英文名 Wu mei pills
标准号 WS3-B-0049-89
药物组成 乌梅肉120g,青椒(去目)12g,细辛18g,黄连48g,黄柏18g,干30g,附子(炙)18g,桂枝18g,人参18g,当归12g。
处方来源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89年
剂型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酸。
功效 温脏安蛔。
主治 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蛔厥证、厥阴头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 吐蛔、手足厥冷、腹痛时作。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血吸虫及钩虫病腹泻、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胆囊炎及胆石症、神经及精神系疾病、病态窦房综合征、带下崩漏痛经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服1丸,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小孩服成人1/2量;3-7岁服1/3量。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泻痢初起忌用。
制备方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方解 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马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www.med126.com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表皮细胞淡黄棕色,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表皮布有单细胞非腺毛或毛茸脱落后的痕迹。糊化淀粉粒团块类白色。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木化增厚。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药理作用 主要有麻醉虫体,增强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抑菌,镇痛等作用。
1.麻醉虫体:将未用驱虫药物手术直接取出十分活跃的蛔虫,分别放入37℃生理盐水及30%和5%的乌梅丸溶液中,2分钟后发现,生理盐水中的蛔虫仍十分活跃,而30%药液中的蛔虫则呈静止死亡状态,5% 药液中的蛔虫活泼性明显下降。复将30%药液中的蛔虫放入生理盐水溶液中,2-3分钟后活跃性恢复,放入10%葡萄糖溶液中则活泼性恢复更快。表明马梅丸有明显的麻醉虫体作用。
2. 增强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人口服马梅汤后用胆囊造影和超声波检查,发现给药90分钟后,胆囊长度缩小0.3-1.5cm,有显著性差异,宽度无变化服药120分钟后,胆囊长度宽度无明显变化。服药90分钟后,胆囊上下径缩小0.6-1.5cm,有显著性意义而前后径、横径变化不明显;用药后120分钟,胆囊上下径明显缩小。www.med126.com用狗作胆囊造瘘手术。收集胆汁。服药3日后使胆汁分泌增加,而且胆汁偏酸,pH值下降。对健康人及慢性胆囊炎患者各5例,作胆囊造影,发现本方有促进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
3. 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向胆道术后放置的T形管内注入12.5%碘化钠造影剂, 服本药后造影剂迅速通过奥秋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表明本药对奥狄氏括约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4. 抗菌,体外实验证明方中的乌梅、黄连、黄柏、当归均有抑制痢疾杆菌等作用。
5.镇痛:方中细辛煎剂及挥发油有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 1.胆道蛔虫病:用本方:乌梅9g,附片6g,细辛4g,干姜5g,黄柏6g,桂皮6g,黄连5g,椒目3g,党参15g,苦楝皮10g,当归8g,水煎服。治疗胆道蛔虫病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5-35岁;中医辨证为寒证者24例,热证者6例,寒热错杂者12例。结果:42例中腹痛3日内缓解者14例,5日内缓解26例,10日内缓解2例,全部病例均非手术疗法治愈;服药后先后吐蛔、拉蛔1-10条者26例,11-20条者10例,21-65条者6例。全部病例经本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道未见异常。
辽阳市第一医院治疗158例,其中以本方治疗117例。用自制乌梅丸:乌梅用黄酒浸泡一夜去核,与原方其它药共研末后,放在米饭上蒸熟,连饭捣泥和蜜为丸。每丸重6g,每次服1-2丸,1日3次。右肋下痛或压痛者配用灵太散(大黄冰片、牙硝、礞石硼砂、射香、金铂、天竺黄、僵虫、胆星朱砂等)。若驱虫效果差,症状消退后再投驱虫药。结果:治愈136例,有效率为86.08%,复发率为7.6%,因无效转手术治疗22例。
山东淄博专区人民医院用本方治疗44例,每日3次,每次1丸,2-7日为1疗程。反复发作者改用蚘厥汤(焦山楂槟榔各24g,连翘、炒枳壳各15g,木香、乌梅、黄连须、元胡牵牛子川楝子各9g,杭芍、香附各30g。一般先注射西药止痛,然后服钡剂在X线下按摩(孕妇例外)。当蛔虫从胆总管退出后立即投服本丸。必要时也可插胃管输氧气或给驱虫药。结果:除外科手术治疗2例、孕妇2例不用本方,5例服本方1周改用蛔厥汤外,余35例用本方获愈。
将本方煎出400ml药液备用。成人200ml分4-5次服/日,小儿100-150Ml。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48例,疗程最短者2日,最长者13日(2例)告愈。
2.蛔虫病: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热证盛则增加黄连量,加黄芩,减姜、椒;寒证盛则增加姜、椒量,减黄连;腹痛甚则增加花椒甘草量,并酌加玄胡吴萸白芍等;呕吐剧烈则增加半夏、乌梅、花椒剂量,酌加白蔻、水竹茹等;发热口渴属实证者,酌加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芩;湿滞咳嗽、胸腹满闷则加杏仁茯苓苍术、苡仁、佩兰茵陈藿香之属;宿食停滞可加柴胡、山楂、神曲、黄芩、厚朴麦芽等品;www.med126.com脾胃衰弱者加泡参白术山药砂仁、茯苓等味;若腹不痛或痛不甚,身体不太衰弱者则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木香等以增强驱虫效力。治疗小儿蛔虫24例,一般服药2-10日,结果:24例获痊愈,4例有待进一步驱虫。
3.血吸虫病:用本方合大柴胡汤加减:乌梅30g,黄连12g,柴胡15g,白芍、川楝子、大黄各13g,党参10g,干姜8.5g,黄柏、附片、细辛、桂枝、雄黄(冲服)各5g,当归、花椒各3g。2日1剂。另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1日2次。若舌红口渴喜冷饮,肢厥较轻,大便秘结者,姜、辛、桂、附应斟酌用之。急性期多服汤剂,一般服至20日;若服丸药,须加重剂量服至26日;慢性期、晚期患者多服丸药25-50日。治疗血吸虫病319例,结果;总治愈率为75.9%,有效率为92.4%。
4.慢性泄泻:用本方水煎2次,浓缩为200ml,清晨6-7小时、晚上8-9小时各保留灌肠1次(100ml)。15日为1疗程。治疗慢性腹泄47例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24-67岁;病程2-20年;其中39例为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检)。结果:47例中,症状全部消失,镜检正常者为痊愈,共36例;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成形,但仍每日2-3次者为好转,共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8%。
以本丸为基本方改汤剂服用。泄泻重者,当归炒用或不用,腹痛甚者加沉香5g,元胡15g;上焦热明显则黄连、黄柏各用8g;便内夹脓血加地榆15g;腹胀甚加防风12g,羌活10g;肢冷甚则细辛、川椒用至7g,桂枝10g;胆原性泄泻加内金10g。治疗慢性泄泻50例,结果:20例获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
5.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味:乌梅15g,黄连5g,黄柏10g,滑石30g,当归10g,炮姜3g,附子1g,肉桂1g,细辛1g,川椒1g,党参5g,水煎温服,1日1-2剂。治疗菌痢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6岁。结果:痊愈53例,好转3例,无效4例。
6.胆囊炎应用本方:乌梅20g,花椒、干姜各8g,党参15g,黄连6g,桂枝10g,黄柏10g,当归10g,细辛4g。胆囊炎急性发作加金钱草40g,去党参;病程长者加鸡内金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服,每次服药后饮普通米醋10-30ml。治疗胆囊炎40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7.溃疡病:用本方治疗溃疡病65例,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42例,复合性溃疡病9例。结果:治愈53例(X线检查15例有龛影者13例消失),显效7例,进步2例,不变2例,恶化1例。本方主要对寒热互结型疗效好,止痛作用迅速。
规格 9g/丸
贮藏 密封。
备注
相关文章
胆龙止喘片
姜胆咳喘片
复方乌梅祛暑颗粒
白柏胶囊
解毒维康片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