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3/18 字体:
大 小
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陈化榜;中国玉米科研院所(种企)综合实力展示之十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西南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杨克诚;苟才明;荣廷昭;潘光堂;玉米单倍体诱导材料的鉴定和快速选系技术研究
刘治先;杨菲;丁照华;刘朋;160个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性鉴定
谢传晓;王振华;於琍;张玮;李明顺;李新海;程备久;张世煌;适于玉米SSR核心引物的通用PCR扩增反应程序的建立
王凤格;易红梅;赵久然;王璐;孙艳美;一个玉米F_(2:3)群体主要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分析
余学杰;石海春;柯永培;高家旭;袁继超;李奇;李莹;主成分分析对青贮玉米材料综合评价与筛选的研究
何文铸;杨勤;高强;刘永红;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杨引福;郭强;钱劲华;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玉米78599种质的杂优模式及其改良利用
张洋;张喜华;玉米种子活力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书沛;王玺;我国糯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张胜恒;易红华;蔡治荣;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张雪原;赵久然;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选育的思考
王延波;张宝石;刘志新;大刍草新品系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研究
贾春林;杨秋玲;王国良;吴波;盛亦兵;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玉米完整子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
王铁固;刘新香;库丽霞;魏良明;吴连成;陈彦惠;玉米苗期抗旱性形态鉴定指标研究
齐华;张振平;孙世贤;白向历;杨国航;刘明;孙军伟;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于晓芳;高聚林;宋国栋;冯勇;赵瑞霞;孙峰成;王志刚;李丽君;玉米中胚轴长度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杜金友;张桂荣;蔡爱军;刘艳芳;高桂花;靳占忠;外源果糖、葡萄糖与一氧化氮供体(SNP)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徐勤虎;董树亭;高荣岐;田间焚烧麦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天学;张绍芬;李潮海;抗低温助长剂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郭志强;侯立白;李霞;齐磊;赵明;董志强;糯玉米杂交种孤雌生殖后代的形态和细胞学研究
单智超;王德新;荆毅;薛兵东;苗相伟;EM菌与ZnSO4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欣;王玺;兰星;吉林玉米带黑土水分渗透机理研究
王鸿斌;郭金瑞;王宇;赵兰坡;玉米间种栽培方式探讨
赵文跃;杨国航;景希强;陈忠;赵成;赵亮;主要栽培措施对中单808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钱成明;马兴林;颜军;王庆祥;黄长玲;刈割对不同类型玉米再生分蘖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智慧;董树亭;王空军;刘鹏;张吉旺;平衡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孙文涛;汪仁;安景文;邢月华;王祥珍;黑土玉米田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物种鉴定及分解能力测定
刘淑霞;吴海燕;吴海文;张洪梅;范作伟;普通型玉 论文QQ81995535 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研究
王艳红;姜兆远;温嘉伟;黄福杰;见德宝;杨信东;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探讨
刘文国;孙志超;荆绍凌;周旭东;王富成;贾振宇;玉米粗缩病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桂香;庄克章;李龙;唐汝友;黄秀山;朱新亮;李宗保;苏云鹏;部分玉米种质资源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评价
刘兰浩;孙阳;穆平;裴玉贺;张恩盈;宋希云;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建设东北黄金玉米带的思考
路立平;杨双;刘志全;沈海波;安阳市县域玉米比较优势分析与布局研究
孙海潮;卢道文;宋俊国;万金红;张同琴;白峰;辽宁省玉米主产区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性的研究
扈艳萍;曹敏建;刘敏;我国与美国玉米生产的差距浅析
高明;田子玉;蔡红梅;高峰;郭树方;不同肥力和密度下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研究
林琳;姜林林;孙备;李建东;刘芳;
导航:
杂志见刊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