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北地区 > 天津医科大学 > 报考指导 > 正文
天津医科大学病理专业课题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2 字体: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4.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s)     5.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6.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7. 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     8. 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       9. 风湿病(rheumatism)     10. Aschoff 小体       11. 状心内膜炎(verrucous endocarditis)        12.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13.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    14. 心肌炎(myocarditis)

1. 为向动脉内膜表面隆起的灰黄色斑块。表层为纤维帽,下方为多量黄色粥样坏死物。
2. 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3. 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
4.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作用下局限性向外彭隆形成。
5.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
6. 高血压时左心室向心性肥大、扩张,并影响血流循环。
7. 良性高血压晚期的肾脏病变。双侧身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8. 多见于中年人,血压显著升高,由以舒张压明显,常>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较早出现肾衰竭。
9. 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Aschoff小体为病变特征,临床表现多样。
10. 是风湿病的一种肉芽肿性病变。由纤维素养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构成。
11. 是心内膜炎瓣膜的病变。受累瓣膜肿,间质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在瓣膜闭锁缘上形成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粟粒大小的白色血栓,故称疣状心内膜炎。
12. 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13. 指原因不明的心肌原发性异常,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改变。
14.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实质性或间质性炎症。

四、问答题
1. 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继发病变。
2. 试述心肌梗死的类型、病变特点。
3. 试述良性高血压晚期心、脑和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的主要表现。
4. 试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其发展过程。
5. 试述风湿性心内膜炎发生的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6. 试述风湿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7. 试述二尖瓣狭窄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其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改变。
8. 分别简要比较下列两组病变:
① 良性高血压与恶性高血压细、小动脉的病变;
②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 答题要点:AS的基本病变:①脂纹;②纤维斑块;③粥样斑块。主要继发病变有: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损;③溃疡及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⑥血管腔狭窄。
2. 答题要点:心肌梗死的类型有: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侧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及乳头肌。②透壁性心肌梗死:病灶较大,直径2.5cm以上,累及心室壁全层。
3. 答题要点:①心: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左心室离心性肥大,即高血压性心脏病。②脑:⑴高血压脑病;⑵脑软化;⑶脑出血。③肾: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4.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①非特异性炎:在浆膜、皮肤、脑、肺等部位引起充血、水肿、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胶原纤维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②肉芽肿性炎:分三期:变质渗出期、肉芽肿期、纤维化期。
5. 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的结缔组织。在心肌间质内小血管附近形成风湿小体。可纤维化成梭形小瘢痕。与成人者,多灶性分布;于儿童者,多弥漫分布,心肌间质明显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儿童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6. 二尖瓣狭窄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少数由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偶为先天性。上述病因引起瓣膜粘连、增厚、变形、瓣膜口变小而形成二尖瓣狭窄。当失代偿期,左心房血液淤积,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肺出血。后期由于长期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7. ①良性高血压:细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管壁增厚。肌型小动脉,内膜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增生,内弹力板分裂;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恶性高血压:坏死性细动脉炎和增生性小动脉硬化。②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原来无病变的心瓣膜,引起急性化脓性心瓣膜炎,并可致瓣膜溃烂、穿孔、破裂。瓣膜表面常形成巨大的、松脆的含大量细菌的疣状赘生物,破碎后形成含菌栓子致栓塞、感染性梗死、继发性脓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已有病变的心瓣膜,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发生溃疡、穿孔、腱索断裂。瓣膜表面形成单个或多个较大,且大小不一的菜花状或息肉状疣状赘生物。赘生物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脱落,其深部有菌团,赘生物脱落可引起动脉性栓塞血管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山大学面试现场直播
复旦医学院复试英语口语范文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