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中华南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院校概况 > 正文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大事记 (1907年-2002年)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8/7 字体:
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医正科开设卫生学课程,由江哥斯博士授课。
1913年,同济医工学堂卫生学馆建成并开始使用。
1932年,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增设公共卫生讲座,由李宣果教授主讲。
1933年,同济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市卫生局合办吴淞区卫生事物所及公共卫生研究所,李宣果教授任所长。
1933年,同济大学医学院保送医学生林竞成、孔麒至内政部卫生署公共卫生训练班学习。同月,吴淞区卫生事物所及公共卫生研究所大楼举行奠基典礼。
1933年,李宣果教授代表同济大学校长出席中华麻风救济会。
1934年,上海吴淞区卫生事物所及公共卫生研究所大楼落成。
1934年,李宣果教授带领医学院高年级学生20余人前往北平考察公共卫生,时间一个月。
1947年,同济大学正式聘林竞成为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公共卫生学馆主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的决定。
1951年,公共卫生学馆随医学院从上海迁至武汉,武汉大学医学院和汉口协和医院部分保健人员并入学馆,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馆”。
1951年,中南同济医学院与武汉市卫生局共建“武汉市实验卫生所”(现江岸区卫生防疫站),作为公共卫生实习基地,张求精任所长、陈炎磐任副所长。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高教部关于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规定:中南卫生专修学校改为卫生干部学校,公卫专修科学生转入中南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馆学习。
1953年,招收首届卫生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筹建卫生系。
1954年,公共卫生学馆下设六科:流行病科、环境卫生科、劳动卫生科、保健组织科、营养学科、妇幼卫生科。
1955年,山东医学院和浙江医学院卫生系247名学生及多名教师调整来汉与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
1955年,5月13日卫生部[1955]卫教字第54号文同意武汉医学院建卫生系,同年6月1日卫生系正式宣布成立,下设:保健组织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卫生学总论七个教学小组。林竞成教授为首任系主任。
1955年,武汉医学院卫生系教学大楼建成,该建筑占地面积3000m2,砖混结构三层楼房,有28个实验室。
1955年,卫生干部专修科学员毕业。
1956年,武汉医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卫生系参加成员:朱文思、蔡宏道、林寿梧、陈炎磐、张求精、刘毓谷。
1956年,卫生部致函医学院:将部属中南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55年入学的环境卫生医师及卫生检验技师两专修班交由卫生系接办,两班改为公共卫生医师专修班。
1956年,根据中央指示及195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在医学生新的教学计划中增设卫生专业课60学时。
1956年,卫生系党总支建立,首任总支书记金振涛。
1957年,首届卫生专业本科生(四年制)毕业。
1958年,公共卫生医师专修班学员毕业。
1960年,武汉医学院与武钢卫生处建立有关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协作关系。
1962年,卫生部制订的《高等医药院校专业调整方案》中,将全国16个卫生专业调整压缩为6个,我院属全国保留卫生专业的6所学校之一。
1962年,卫生部通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疗、卫生等专业分期、分批改为六年制,当年入学新生开始执行新的教学计划。
1962年,为了贯彻中央八字方针,根据实际需要,从58级250名卫生专业学生中转150名到医疗专业学习。59级的187名学生除保留60名继续学卫生专业,其余转医疗专业学习。
1962年,武汉医学院抽调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同济医院)部分临床教师组成卫生系临床教学小组。
1963年,医学院批准成立卫生系系务委员会,蔡宏道、孙晶等11位同志为系务委员会委员。
1963年,卫生部通知,由我院蔡宏道教授主编全国教材《卫生学及卫生检验技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卫生系停止招生。
1968年,撤销卫生系临床教学小组,卫生专业临床教学由二个附属医院轮流承担。
1970年,由湖北省领导的“325会战办公室”所属“325会战工业卫生科研组”成立。
1972年,卫生系恢复招生(三年制)工作。
1973年,撤销卫生学总论教研组和学校卫生教研组,其他“教研组”改为“教研室”。同年,医学院临时党委决定,将1970年成立的“325会战工业卫生科研组”划归卫生系领导并筹备修建“325”科研楼。
1974年,“325”科研楼建成,并交付使用。
1975年,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在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设职业病病房。
1977年,卫生部 [1977]卫科字770号文批准我院为《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教材主编单位。
1977年,医学院临时党委决定恢复儿少卫生学教研室。
1978年,卫生部和湖北省教育局批准,增设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卫生专业”,下设五个教研室,并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
1978年,湖北省教育局和石油化工局联合审批成立“325工业卫生研究室”。
1979年,卫生部在成都召开的“医学教育规划”会上,将“环境保护卫生专业”更名为“环境医学专业”。
1979年,“325会战”下马,学校下文,将325工业卫生研究室改为“工业卫生毒理研究室”。
1979年,医学院临时党委批准在卫生系建立三个研究室:环境保护毒理学研究室、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和工业卫生毒理研究室,均不增加人员编制。
1979年,医学院临时党委批准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建立社会医学研究室,不增加人员编制。
1981年,医学院临时党委决定劳动卫生教研室与工业卫生毒理研究室实行统一领导。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卫生(环境医学)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环境卫生(环境医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儿童少年卫生、卫生统计、营养与食品卫生五个学科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
1982年,卫生部批准,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由25人组成,蔡宏道教授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1982年,医学院党委决定成立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委会,蔡宏道教授任主席。
1983年,医学院临时党委批准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建立职业医学研究室,不增加人员编制。
1983年,卫生部发文,下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我国合作的10个妇幼保健示范县名单,我院与麻城县为合作挂钩单位。
1983年,卫生部通知,刘毓谷任《卫生毒理学基础》主编,何尚浦任《流行病学》副主编。
1983年,卫生部下达主编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任务,夏祝辉任《流行病及传染病管理》主编,黄方经任《劳动卫生及职业病学》主编,周韫珍任《营养及食品卫生学》主编,周德任《儿童少年卫生学》主编,宋瑞琨任《药理学及毒理学基础》副主编。
1983年,医学院与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签订培养环境医学专业人才协议书。
1984年,国科发字[84]541号文批准,创办《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杂志,该杂志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季刊,首届主编梁浩材。
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拨专款110万元,建设环境医学教学科研大楼,面积3500平方米。
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流行病学为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
1985年,世界银行给卫生部贷款选定环境医学专业为特殊项目,并认定为全国环境医学培训中心。
1985年,医学院授予美籍华人卢业竑博士为我系客座教授学衔。
1985年,医学院党委批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建立相应的研究室,不增加人员编制。
1985年,卫生部批准,建立全国首个妇幼卫生专业并招收本科生。
1985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投资修建的环境医学教学科研大楼竣工。
1986年,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医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二批的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点。
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学校签订协议,共同建立双重领导的武汉环境医学研究所(县团级单位,研究人员编制30人),鲁生业、宋瑞琨任副所长。
1986年,卫生部批准,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系改名为公共卫生学院。文历阳副校长兼院长,陈世蓉、梁浩材、张余庆、蔡荣泰任副院长。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共卫生学院为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试点单位。
1986年,卫生部批准,建立社会医学研究所,下设五个研究室,梁浩材任所长,吕维善任副所长。
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创办《中国妇幼保健》杂志,该杂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1987年,学校批准社会医学研究所创办后期分化专业“健康教育学”,首届学生10人。
1987年,国家教委(87)教高字015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本科专业目录》文中,将环境医学专业列为国家统招专业(编号0202)。
1988年,学校授予妇幼卫生与保健工作专家林佳楣为妇幼卫生专业荣誉教授学衔。
1988年,学校党委决定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入公共卫生学院。
1988年,学校批准成立职业医学研究所,与劳动卫生与职业医学教研室一套班子、二块牌子、不增加编制。
1988年,学校授予美籍华人高法恬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89年,蔡宏道教授荣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89年,国家教委(89)教高字021号通知,批准环境卫生(环境医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学校批准卫生统计教研室试办卫生统计学后期分化专业,首届学生12人。
1989年,我校与第二汽车制造厂签定“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合作协议”。
1990年,周有尚、蔡宏道、周德教授获国家教委“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表彰。
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查批准,环境医学研究所为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资格单位,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09049。
1990年,学校授予美籍华人周明武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0年,公共卫生学院大楼破土动工,建筑面积5931m2。
1990年,学校授予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劳动生理研究所所长博尔特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0年,学校与第二汽车制造厂、武汉钢铁公司、平顶山矿务局、大冶钢厂合办职业医学研究所,这是我国第一个致力于职业病防治研究的厂矿校横向联合体。
1990年,学校批准成立预防医学教研室,以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
1990年,学校批准建立生物传感器研究室,与环境监测学教研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不增加编制。
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卫生学学科点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在职人员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学校党委批准成立妇幼卫生学系(正处级单位),隶属公共卫生学院领导,刘筱娴任系主任。
1991年,学校批准在社会医学研究所增设健康教育教研室,人员和编制不变。
1991年,在黄石市建预防医学专业校外教学基地。
1992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建立妇幼卫生专业校外教学基地。
1992年,学校授予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劳动生理研究所劳利希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3年,学校授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职业医学研究所杨森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3年,刘筱娴教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1993年,学校批准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和卫生事业管理系(均为正处级单位),隶属公共卫生学院领导,不加编制,系不设办公室。至此,公共卫生学院拥有四个系: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妇幼卫生学系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系。
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陈学敏教授兼任分院院长。
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卫生毒理学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994年,聘请卫生部医药卫生信息中心主任陈育德为我校特约教授,中心副主任饶克勤为我校特约副教授。
1994年,我校与亨氏营养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第九届国际妇幼营养专题讨论会,来自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及我国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交流。
1994年,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同意公共卫生学院增设地方病学研究室,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二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5年,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1995年,预防医学教研室获”鲁超预防医学杰出教学奖”优秀奖。
1995年,学校授予荷兰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研究所生化毒理研究室Jansen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6年,学校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院儿童保健系主任Berat Taylor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6年,刘筱娴教授被评为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996年,武汉市儿童医院、省卫生防疫站健康教育所,二个校外教学基地签约、挂牌。
1996年,学校授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学医院肿瘤研究所Linda.J.Z.Penn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7年,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卫生学科和同济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通过卫生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组织的“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评审。
1997年,环境卫生学课程荣获“湖北省优质课程”称号。
1997年,公共卫生学院向农业部、卫生部申报农药毒理程序评价资质,获准承担1-4阶段的评价工作。
1997年, 环境医学专业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并挂牌。
1997年,预防医学教研室获 “鲁超预防医学杰出教学奖”特等奖。
1997年,环境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与上海同济大学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8年,王少阶副省长来我院考察,重点参观了环境卫生学重点学科,此行旨在促进部省共建“211重点学科”的发展。
1998年,98年抗洪救灾期间,由公共卫生、寄生虫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第一支“卫生部同济医科大学卫生防疫队”在校领导带领下奔赴荆州重灾区,开展卫生宣教,疫情监测及防病治病工作。
1998年,公共卫生学院党总支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分党委。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学校为重点学科投资70万元,用于硬件建设。
1998年,学校授予美国利物浦亚热带医学分子生物和免疫学部吴杨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1998年,卫生部批准成立同济医科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
1999年,澳大利亚La Trbe大学校长M.J.Osbe教授一行3人来卫生管理学系友好访问,并与学校就开展卫生管理、卫生政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培训与研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1999年,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建立国家级眼病防治数据库。
1998年,卫生部批准成立同济医科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
1999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第二届应激反应分子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1999年,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签定“关于建立和发展双边合作关系的意向书”。
1999年,学校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及家庭医学系主任李绍鸿教授为我院名誉教授学衔。
1999年,我院与深圳市防疫站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签定合作协议书。
1999年,学校启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资100万,用于实验室建设。
2000年,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复审。
2000年,大学合并,华中科技大学组建,我院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公卫生学院。
2000年,澳大利亚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管理研究所所长,悉尼大学教授Sandy Booth博士及一行来我院进行学术访问。
2000年,学校授予美国加州精神心理研究院李绍昆和张宝蕊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2001年,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和教育职员制,院新领导班子竟聘上岗,办公室8位同志被聘为教育职员。
2001年,学校进行学科调整、重组,公共卫生学院调整为6个系、1个研究所、1个教学实验中心,原教研室、研究室、研究所建制取消。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划出,实验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并入环境医学研究所。
2001年,各系、所、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竞聘上岗。
2001年,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伤害控制研究中心宣布成立。
2001年,公共卫生学院分党委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党总支。
2001年,根据医学院党委决定:公共卫生学院老楼(1955年修建)整体搬迁并拆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搬迁至三大,原流行病学教研室搬迁至五大,社会医学系搬迁至原基建处楼,原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搬迁至606栋一楼,高温实验室搬迁至公卫新楼,工业毒理研究室搬迁至四大。
2001年,我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重点学科点顺利通过教育部重点学科评审答辩。
2001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经省教育厅组织评估为合格“双基”实验室。
2001年,我院主办的“国际敏感材料与传感技术学术交流大会”在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录用论文全部由美国ISTP正式出版并在全世界发行,其中大部分论文将被四大索引收录。
2001年,我院主办的“粉尘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国际学术会议在医学院隆重举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William E.Wallace博士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卫所所长李德鸿教授为本次大会副主席,代表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及国内同行。
2001年,学校授予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Joachim Bruch教授为我院名誉教授学衔。授予加拿大Pennington生物研究中心肥胖研究所叶平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授予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胡丙长副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授予美国EAGLE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微生物学刘实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授予美国红十字会生物医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加拿大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血传播疾病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邹时勉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学衔。
2002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2年,我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教育试点院校,并开始招生。
2002年,根据同济医学院党[2002]6号文件,成立公共卫生学院分党校。
2002年,由环境医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北京环境医学研究所、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报建设“环境与健康”部级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答辩。
2002年,预防医学教研室获”鲁超预防医学杰出教学奖”优秀奖。
2002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科点获国家重点学科“行动计划”建设经费200万元,获华中科技大学“211工程”Ⅱ期项目建设经费800万元。
2002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引进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流行病学系终身教授魏庆义,为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
2003年,周宜开同志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相关文章
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
2005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
泸州医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