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牛痘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owpox
拚音 NIUDOU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病毒性皮肤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牛痘是牛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亦可传染给人。多发生于牛奶场、屠宰场工人。是由牛痘病毒所致,它与痘苗病毒有许多方面相似。
中医释名 多因素体湿热内蕴,接触病牛后,病毒侵袭,以致湿热痘毒蕴蒸肌表所致。
西医病因 牛痘是牛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为人、牛共患的疾病,既可传染给牛,亦可传染给人。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多发生于牛奶场、屠宰场工人。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坏死,有较多的出血,在表皮下部细胞可见胞浆内包涵体,它比天花及牛痘的Guarnier包涵体要大。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湿热内蕴,复感痘毒,湿毒蕴蒸肌肤而成本病。
证候:皮疹为水痘、脓疱,脓疱中有脐凹,周围绕有红晕及水肿。伴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本病以皮疹周围有红晕,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毒邪蕴蒸肌表则为水疱,脓疱。热邪伤津则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1.有接触病牛的病史。 2.皮疹为水疱,脐凹性脓疱,周围绕以红晕及水肿。 3.好发于手指、面部、前臂等处。
发病 有接触牛的病史,潜伏期5~7天,病程一般为3~4周。
病史 有接触牛的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
1.在接种感染的部位,初起丘疹,很快变成水痘和脓疱,脓疱中有脐凹,很快变成水痘和脓疱,脓疱中有脐凹,周围绕有红晕及水肿。多伴发热、局部淋巴腺炎及淋巴管炎。
2.皮疹多发于手指、面部、前臂等处,常为多发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挤奶人结节:皮疹表面紧张发亮光滑,棕红色半球形结节,多为单发。
2.原发性皮肤结核:皮疹初起在感染部位发生一红褐色豆疹,后发展为结节或斑块。继而结节或斑块破溃形成表面溃疡,覆有痂皮,易剥离,溃疡基底呈颗粒状,暗红色,易出血,边缘呈潜行性,无自觉症状。经3~6周或数月,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并可发生干样坏死而形成脓疡,愈合后形成暗红色疤痕。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防止继发感染:①肌注丙种球蛋白3ml,连用3~5日。②口服吗啉胍0.1g,每日3次。③应用抗菌素治疗。
二、局部治疗
0.1%雷氟诺尔溶液湿敷,2%龙胆紫溶液外用,每日2次。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五神汤萆薢渗湿汤。银花20g,茯苓30g,地丁1Og,车前子(另包)30g,萆薢10g,苡仁30g,黄柏10g,丹皮15g,泽泻10g,滑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三黄擦剂外用,每日3次。糜烂者用青黛膏外涂。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牛痘的治疗可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肌注丙种球蛋白。如感染者可配合抗菌素治疗,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疗程。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稀痘丸(《痘疹会通》卷四。)
 子宫肌瘤
 祛[散]寒化痰
 砒黄敷方(《普济方》卷二九七。)
 退火丹(《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有直接炙经验的朋友帮个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