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胎膜早破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拚音 TAIMOZAOPO
别名 中医:胞衣先破,胞膜先破,胞衣早破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产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中医释名 以临产前胎衣已破裂,胎水外流,影响分娩进程或致胎儿死亡的产科疾病。
西医病因 胎膜早破的原因有:①前羊膜囊内压力不均,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先露部不能很好衔接于骨盆入口。②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③腹压剧增,如负重劳动、剧烈咳嗽等。④子宫颈病变,如子宫颈内口松弛、重度裂伤。⑤性交或其他机械性刺激,特别是性交,因精液内的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收缩,使羊膜腔内压力升高。⑥绒毛膜、羊膜炎。⑦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D,或微量元素铜与,可使胎膜发育不良,菲薄脆弱,易于破裂。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约占分娩总数的10%。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胎衣先破多因气虚下陷,或外伤致胎膜破损。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检查时如见混有胎脂的液体自阴道流出,即可诊断。但如胎膜破口很小或破口位置较高。流出的羊水量极少;或因胎先露下降压住裂孔而羊水停止流出,不能确诊时,则需进一步检查。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胎膜破裂时,孕妇突感有液体自阴道流出,随后变为持续性,量时多时少。
胎膜早破诱发早产、脐带脱垂和宫内感染。早产由胎膜早破引起者约占30%。臀位胎膜早破并脐带脱垂者约为头位产的10倍。据统计,破膜48h以内娩出之新生儿死亡率为17/1000;破膜48—72h娩出之新生儿死亡率高达66/1000,而感染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胎膜早破孕妇如阴道内排出脓性液体、体温升高,提示宫腔内感染,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以及厌氧茵,且常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据统计,破膜48h后分娩的产妇感染率为5%—20%,败血症率为1:145,产妇死亡率为1:5500。
体检 如胎膜已破,则:①肛查时,将胎先露向上推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②窥阴器检查时,可见混有胎脂的液体自宫颈口流出。③从宫颈管或阴道后穹窿吸取液体作涂片。忌摘液中可见成堆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和毳毛;涂片干燥后镜检,可见羊齿状结晶,即羊水结品。④平时阴道液pH值为4.5—5.5,羊水PH值为7—7.5以上。用硝嗪纸测试,阴道液偏碱性,即试纸由黄色变为蓝色或淡蓝色。⑤羊膜镜检查时,可见胎儿先露部而看不到前羊膜囊。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小便不禁:当咳嗽、大笑时尿液溢出,可误认为破膜羊水流出,可给予美蓝片口服后,尿液呈蓝色即明确乃小便不禁所致。
2.妊娠期白带过多:白带过多仅外阴潮湿,无大量水液流出的感觉。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防治要点:预防胎膜早踊,必须从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期卫生和孕期营养指导着手。着重宣教孕晚期避免重体力劳动,禁忌性交。应及时纠止异常胎位;及时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等。
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住院。嘱平卧,勿起床活动;先露未衔接者应抬高臀部;禁止灌肠,以防发生脐带脱垂造成胎儿宫内死亡。保持外阴清洁,勤听胎心音。如胎心音异常,怀疑有脐带脱垂可能,应立即作阴道检查。妊娠28—34周者,应力争维持妊娠至35周,以降低胎儿呼吸困难综合征发生率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若有子宫收缩,应用宫缩抑制剂,如β2受体兴奋剂利托君(ritodrine,羟节羟麻黄碱)、异克舒令(isoxsuprine,苯氧丙酞胺)、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灵)等,也可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期待期间密切观察母体有无宫腔感染征象,注意体温、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每日或隔日检查一次)、流出羊水有无臭味、子宫有无压痛、胎心率是否加快,测定C反应性蛋白以及进行羊水细菌培养。如有体温升高、白细胞≥15×109/L(≥15000/mm3)、C反应性蛋白≥20μg/L等情况存在,均提示有羊膜炎,需及时终止妊娠。胎膜早破而妊娠在36周以上者,应尽早引产终止妊娠,以减少由于感染所致的母婴并发症。近年认为凡破膜12h以上尚未临产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校制感染。并发严重宫腔感染者,应予以足量广谱或敏感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妊娠月份,宫须成熟度及胎儿存亡采取不同处理。接近预产期,胎儿存活、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行腹膜外剖官产术。妊娠月份小,胎儿已死或估计新生儿存活率低者,尽量经阴道分娩。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张氏医通》曰:"若胎水破,儿未下,无正常之兆者,谓之试水。"
相关文章
 黄耆饮(《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小儿手臂坏死的中医治疗
 什么妙方拯救中医? --王达水
 四白灭瘢散(《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不得不读的文章
 病愈后不能吃什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