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颅内动脉瘤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intracranial aneurysm
拚音 LUNEIDONGMAILIU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脑血管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颅内动脉瘤为脑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脑动脉壁先天或后天性缺陷和动脉内压力增高是动脉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病人身上,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根据病因可把颅内动脉瘤分为四种:①先天性动脉瘤:主要由于动脉管壁发育不全或胚胎血管残留所致,多呈囊状,约占总数的80%—90%。②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由于粥样硬化斑和动脉中层胶原纤维的透明变性使管壁薄弱,病变动脉呈梭形或念珠状,约占总数的10%—18%。③感染性动脉瘤或细菌性动脉瘤,由感染性栓子引起动脉管壁削弱所致,瘤体小.多位于脑动脉的远端末梢,常为多发,约占总数的2%。④损伤性动脉瘤,头部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均可引起,约占总数的0.5%。根据动脉瘤壁的组成,又可分有血管壁成分的真性动脉瘤、壁间动脉瘤和仅有血肿机化、纤维组织的假性动脉瘤以及混合性动脉瘤。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多见于中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动脉瘤的形态:可分为:①粟粒状动脉瘤,小而多发,直径在5mm以内。②囊状动脉瘤,常位于较大动脉的分叉处,多较小,如绿豆或黄豆,大者直径在1.5—2.5cm称大型动脉瘤,>2.5cm称巨型动脉瘤。③假性动脉瘤。多为创伤引起,好发于颅底骨折,常见于鞍旁颈内动脉主干的分支或眼动脉分支处,常无瘤颈。④梭形动脉瘤,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故多见于较大的动脉主干上,如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按照La-Place定律,动脉瘤上任何一点所受的压力与动脉瘤的半径和瘤腔内的压力成正比,与瘤壁厚度成反比。因此动脉瘤越大,瘤腔内压力越高,瘤壁越薄,瘤壁上承受的压力也越大,动脉瘤也越易破裂。 约4/5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即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另1/5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后半部及远离动脉环的分支上,即大脑后动脉、椎动脉等。大多数病例只有一个动脉瘤。多发动脉瘤的发生率因检查方法不同而差别大,一般为10%—20%。其中2/3有2个动脉瘤,1/5有3个,5个以上很少见,文献报道最多的一例有12个动脉瘤(Zacks,1978)。在显微镜下可见载瘤动脉壁的中层在动脉瘤颈部突然终止,弹力层中的纤维大多断裂,使动脉瘤壁只有内膜、胶原纤维和外膜三层。瘤壁内有少量炎性细胞和吞噬细胞。较大的动脉瘤壁内可有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和钙化斑。电镜下可见动脉瘤壁的基底膜增厚。各层间松离,有细胞碎片,细胞外脂肪和脂肪吞噬现象。这些变化提示动脉瘤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动脉瘤的转归,有三种可能:①增大和(或)破裂出血,最常见。②瘤内自发性血栓形成而使动脉瘤闭塞,这种情况多见于间接手术阻断载瘤动脉后,很少有不治自愈者。③保持静止不变,只在尸检中或血管造影中偶而发现。
病理生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出血。有时血液穿破蛛网膜而积聚于硬脑膜下,形成硬脑膜下血肿。颅内出血一般引起下列变化:①颅内压增高。在急性期主要由于血肿占据了一部分颅腔容积或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水肿或因血块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和吸收障碍致使颅内压急性增高。在后期,这种颅内压增高有减少动脉瘤再出血的作用,但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加重脑循环和代谢障碍。②脑动脉痉挛。可发生在出血或脑动脉瘤术后。大多发生在出血后3d以上。脑动脉痉挛早期可能仅是血管壁舒缩功能障碍。长期持续的痉挛则引起血管壁组织学上的改变,表现为内膜增厚,内弹力层和肌层萎缩,纤维变性,外膜结缔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脑血管造影发现脑动脉管腔缩小20%以上即提示血管痉挛,但不一定引起脑缺血症状,如同时伴有脑侧支循环或穿通动脉功能障碍才引起脑缺血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只引起管腔狭窄,并非闭塞,因此它所导致的脑梗死是不完全的,表现脑肿胀,色苍白。一般与破裂动脉瘤相邻接的脑动脉痉挛较重,但也可以扩展到较远的动脉,甚至波及对侧的血管。一根主要脑动脉痉挛仅引起脑缺血,两根以上脑动脉痉挛则引起脑梗死并导致死亡。③水电解质紊乱和心电图变化:由于下丘脑功能紊乱、禁食、呕吐、失血致使病人肾上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血容量降低、尿浓缩、蛋白尿、糖尿和心电图异常,表现QRS和T波异常、Q—T延长,ST段抬高或降低。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中年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首先考虑有颅内动脉瘤可能。需作下述辅助检查:①脑脊液检查可呈均匀血性,压力偏高。②脑CT:除了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它还可以发现脑水肿、血肿、脑积水,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以及发现直径>2cm的动脉瘤。巨型动脉瘤内如无血栓,表现均匀高密度、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明显;如瘤内部分血栓形成,则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肿块,其中心和周边增强(靶征);如瘤内充满血栓,CT显示均匀不增强或周围增强的肿块。③脑血管造影:由于脑血管痉挛易发生在出血后3—6d,7—10d达高峰,而再出血易发生在出血后2—3周。因此脑血管造影宜早于出血后3d或晚于3周后进行。应做选择性四血管造影,即双侧颈动脉和双侧推动脉造影,以提高诊断率。采用数字减影法血管造影(DSA)技术,更可提高脑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由于脑血管造影只显示动脉瘤的内腔,因此它与CT配合应用是诊断巨大型动脉瘤的主要方法。④多普勒超声双重扫描:为非损伤性检查法,颅内多普勒超声可发现脑底动脉环的动脉瘤,并测定脑动脉痉挛情况。⑤局部脑血流量(rCBF)测定:由于脑血管痉挛时rCBF降低,因此测定rCBF可作为术后预后和疗效判断的指标。⑥磁共振成象(MRI)有时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在T1和T2加权图象中动脉瘤与脑血管均为低信号,瘤内血栓为高信号。但MRI仍不能取代脑血管造影。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约半数病人在出血前数小时到数周有先兆征状,如头痛、眶周痛或半面痛、复视、眼睑下垂、视野缺损等,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征最有诊断价值。动脉瘤破裂常突然发生,主要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无定位征。少数病人伴脑内血肿可有不全偏瘫、失语、感觉和视野障碍。出血停止后,病人意识、症状和体征好转。若发生脑动脉痉挛或再出血,则病人意识又恶化,已经消失或稳定的症状和体征再次出现或加重,甚至出现新的体征。某些特殊部位的动脉瘤可产生一些局灶性定位征:①动眼神经麻痹:表现患侧眼睑下垂、眼球外展位、瞳孔扩大、对光和调节反应消失,见于颈内动脉床突上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②一侧视力下降或失明,多见于颈内动脉眼支段、颈内动脉分叉段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③出血早期即出现一侧或双下肢短暂轻瘫或无动性缄默症,则可能是前交通动脉瘤。④偏瘫或失语,常见于大脑中动脉瘤。未破的动脉瘤可无症状或因瘤体较大压迫血管神经产生各种综合征:如前交通动脉瘤引起视交叉受压;海绵窦内颈动脉瘤产生突眼和海绵窦综合征,即第Ⅲ、Ⅳ、Ⅴ的第一支和第Ⅵ脑神经麻痹。大脑中动脉瘤可引起癫痫等脑肿瘤样表现。基底动脉瘤可压迫大脑脚、下丘脑和中脑导水管而产生脑干肿瘤的症状。小脑上动脉瘤可引起听神经瘤样症状。
临床上常将动脉瘤分为若干级,目前最常用的是Hunt及Kosnik(1974)分级法:0级:未破裂的动脉瘤。Ⅰa级:出血少,无症状,或有轻头痛和脑膜刺激征。Ⅰb级:无急性脑膜刺激征,但有固定神经功能障碍。Ⅱ级:中至重度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并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如动眼神经麻痹。Ⅲ级:嗜睡或意识模糊,颈项强直,并有神经功能障碍。Ⅳ级:昏迷,中度或重度偏瘫,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Ⅴ级:深昏迷,垂危病人,有中枢神经衰竭或去大脑强直。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外科手术是根本治疗。手术的适应证为:①Ⅰ,Ⅱ级病人。②Ⅲ级以上但有危及生命的血肿病人。③Ⅲ级病人经内科治疗后恢复到Ⅰ、Ⅱ级时。手术时机。由于出血后3—14d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再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和心肺功能紊乱,因此手术(包括脑血管造影)应避免在此期内进行。可早期于出血后3d内或延迟至出血后2周进行。但对有危及生命的血肿或脑疝病人,应紧急手术,以解除这些并发症的威胁,并酌情处理动脉瘤。手术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手术主要是阻断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之间的交通,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在出血早期尚能同时清除脑池中积血,对防止脑血管痉挛有一定作用。因此是最合理的治疗,应列为首选。间接手术指结扎或用球囊阻塞动脉瘤的供血动脉,以减少动脉瘤的血供和瘤内压力,促使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而闭塞。其疗效不如直接法可靠,且有引起脑梗死可能,常需采用脑血管重建手术来补救,限用于不能作直接手术的颅内动脉瘤。内科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支持病人度过出血的急性期,防止及消除脑水肿及再次出血,缓解症状,其方法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同。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请教:新鲜生半夏如何炮制
 桂枝法如何扶阳防疫治病?
 如今的中药材市场-- 没有好药,无法成就名医
 第一节 鹅口疮
 菩萨石
 瞿麦汤(《直指》卷十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