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组织胞浆菌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histoplasmosis
拚音 ZUZHIBAOJIANGJUN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感染性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侵犯淋巴网状系统为主的、有高度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消瘦,白细胞减少,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及其他内脏损害。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病原菌分为两型:流行在美洲为小型组织胞浆菌,在非洲为大型组织胞浆菌。患者粪便及排泄物亦带有病菌。在流行地区从土壤或空气中皆可分离出本菌。带菌的灰尘可从上呼吸道传入,儿童还可通过消化道感染。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非洲型常通过皮肤侵入。患者以老人和儿童较多。1955年中国在广州发现首例,以后常州、北京相继各发现一例。除常州以外,患者都是从国外流行区归来的华侨。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两型组织病理改变基本相同。美洲型在吞噬细胞内 有少量的呈酵母样形体的荚膜组织胞浆菌,用苏木紫-伊红染色可见圆或卵圆形小体,绕有一个空隙,即为荚膜,病菌(包括英膜)直径3-4μm。非洲型病理变化为化脓性肉芽肿,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巨细胞,在巨细胞内可见12-15μm直径的厚壁孢子。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对有发热、贫血、白细胞减少的病人,尤其同时有淋巴结、肝、脾肿大者应怀疑本病的可能。真菌检查阳性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根据。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对美洲型诊断有一走帮助。如在早期有原发性肺感染,可结合X线胸片检查确定。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对播散性病例无诊断价值。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在感染6周后可呈阳性,效价大于1:32或不断增高时有诊断价值,表示病情恶化,反之则表示好转。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美洲型:①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在吸入大量孢子后,经7-14d潜伏期,突然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衰弱等症状。大多渐趋痊愈,有的可转为慢性,肺部可有空洞形成。②原发性皮肤粘膜组织胞浆菌病:较少见。多表现为口腔、咽喉、外生殖器溃疡,亦可为肉芽肿、结节、斑块、坏死性丘疹或脓肿。③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损害呈全身性,尤以淋巴网状系统为甚。除肺及粘膜病
变外,肝、脾和淋巴结常肿大,有发热、贫血、消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约半数患者有皮肤粘膜损害,表现为硬的斑块,以后逐渐溃烂。
(2)非洲型:①皮肤粘膜损害:有浅表肉芽肿、皮下组织脓肿,有时在舌和颊粘膜可见直径为1cm左右的丘疹。②骨损害:主要表现为骨髓炎,伴骨质破坏,损害单个,局限于四肢、颅骨或肋骨。③播散型:亦以淋巴网状系统为主,除广泛皮肤和骨损害外,尚有淋巴结、肝和脾肿大,发热,消瘦,贫血等。病程常为急性进行性,如不及时治疗,易致死亡。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真菌以镜检、培养及病理组织检查均有诊断价值。涂片用瑞忒或姬姆萨染色,美洲型可见2-4μm直径、卵圆型、有荚膜的孢子。酵母型可在37℃血琼脂培养,与染色涂片和病理切片所见相同。真菌型可 在25℃葡萄糖蛋白陈琼脂培养,有典型的齿轮状大分生孢子,传染性很大。非洲型在巨细胞内呈12-15μm直径的厚壁孢子,芽生,颈粗,类似皮炎芽生菌,其真菌型与美洲型相同。对培养阴性的可疑病例可用小鼠腹腔注射,2周后可致死亡,尸解可协助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而异,播散型患者以两性霉 素B为最佳,如无效,则可采用磺胺嘧啶或双嘧啶等。克霉唑酮康唑大蒜素、氟胞嘧啶等均可采用。原发性皮肤粘膜组织胞浆菌病,早期可用外科手术切除,但手术前后宜应用一段时间两性霉素B。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不经治疗,常可自愈。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夺命散(《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
 追虫散(《回春》卷七。)
 三黄片
 颈椎病的治疗,中医都有什么好的方法了?
 血液肌酸(Cre)
 猛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