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心肺气虚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deficiencyof heart and lung
拚音 XINFEIQIXU
别名 中医:咳嗽,哮证,喘证,虚劳,汗证,厥证,西医: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风心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是由心气虚弱,肺气不足而表现以心悸,喘促为主证的虚弱证候。多因长期慢性肺系疾患,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心肺功能衰弱而引起心肺气虚证。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是由心气虚弱,肺气不足而表现以心悸,喘促为主证的虚弱证候。多因长期慢性肺系疾患,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心肺功能衰弱而引起心肺气虚证。病位在心肺,因肺虚不布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温化水液,泛溢全身则为肿;亦使心肺气虚不能运血,常产生瘀血,导致虚实夹杂,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使病情更为复杂。若心肺气虚日久导致肾虚水邪上犯凌心,造成心气暴脱于上,可形成阴阳离绝的危候。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心悸气短,咳喘少气,动则更甚,头晕胸闷,咯痰清稀,面
色晄白,自汗乏力,易于感冒,甚则面浮肢肿,口唇青紫,舌质淡暗,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补益心肺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补肺汤合保元汤加减:炙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紫菀10克、炙冬花10克、五味子6克、肉桂6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肌气虚偏于肺气虚者。(2)玉屏风散合补心丸加减:生炙黄芪各15克, 白术10克、防风6克、柏子仁10克、枣仁10克、丹参15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益母草10克。本方适用于心肺气虚偏于心气虚兼血瘀者。上方小度煎煮,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1日3次。
2.加减变化:若兼见眩晕呕吐白涎,咳喘重者可于基本方(1)中加入陈皮10克、法夏12克、细辛3克、干10克以温肺化痰。若兼见心肺气虚,水泛全身者,可改用防己黄芪汤实脾饮加减以治其标;黄芪15克、防己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木瓜10克、干姜6克、附片10克、大腹皮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以温阳利水消肿。若兼见瘀血内阻,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涩滞等证,则可于基本方(1)中加入枳壳10克、仁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15克以理气化瘀。若兼见脾虚,纳差腹胀,大便溏薄则于基本方(2)中加苍术10克、芡实12克、莲肉15克、砂仁6克、广木香6克以健脾助运。若兼见肾虚,咳喘气短,难以平卧,自汗,心悸,畏冷,于基本方(1)中加入桃仁15克、蛤蚧(研末)10克、肉桂6克、沉香6克以固肾纳气。
(二)外敷药物:本证心肺气虑,兼有阳虚临床表现以喘咳为主者,可用白芥子45克、细辛23克、元胡45克、甘遂23克上药均研细末,加生姜汁200毫升,每次取三分之一量,以生姜汁混合制成药饼6只待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伏敷一次,每次敷贴2小时,时间最好在11~13时进行,连续三年为一疗程,穴位可取百劳、肺俞、膏三对穴位,每次敷贴选2穴,每穴一只药饼,六只药饼,分三次用。若用后有皮肤损害如红肿、皮疹等则应立即停止外敷。
(三)饮食疗法:
冬虫夏草10克、百合30克、老雄鸭一只,料酒、胡椒面、葱、姜、盐、味精各适量。将鸭头顺颈劈开,取虫草数枚,装入鸭头内,再格线缠紧,余下虫草百合和姜葱一起装入鸭腹内,放置盆中,注入清汤,用盐、胡椒而、料酒等凋味,用湿纸密封盆门,上笼蒸2小时,出笼后去纸,加姜葱、味精即可服食。本方有养心益肺补肾止咳定喘化痰作用,诸虚不足皆可服之。
施治要点:
(一)厥心痛、真心痛属心肺气虚者,香窜破气之药如冠心苏香丸,复方丹参片等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尤其是脉象劲硬欠柔和的患者用药更应远刚就柔。久用伤及阴津会使病情加重。
(二)心肺气虚,日久亦可伤阴,常可见气阴两虚证,临床表现干咳而喘,甚则痰中带血丝,此时治疗,当改温补为清补法,药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百合、生地玄参、川贝、甜杏仁白茅根、白芨等清养心肺之阴,宁络以止血。
(三)本证是上焦气虚之证,易致内生痰湿,浊阴上干阳位,可见苔白腻脉滑者,在用药上宜加用瓜蒌薤白等通阳化痰,将黄腻脉弦滑者则合温胆汤清热涤痰。
(四)在心肺气虚,兼见阴虚胸闷明显时,多为气虚而致气机不畅,治疗上应宗“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和“轻可去实“,在清养心肺的基础上,可佐以少量理气和血之品,使心气舒展,气畅血行,胸痛可除。
中药
针灸 1.针刺:主穴取心俞、巨阙、肺俞、膏盲,配穴取气海、肾俞。手法用补法,留针15~20分钟,捻转结合提插,每日1次。
2.艾灸:用艾条灸上穴,10~15分钟,每日2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心肺气虚常易感冒咳嗽,对常患咳嗽的患者可用摩鼻操,有预防作用,方法为两手食指上下按摩鼻翼两旁迎香穴及鼻梁两侧,10~20次;以右掌心推拿鼻尖素窷穴,方向从右向左,约10~20次。再从相反方向推拿10~20次。
2.心肺气虚的咳喘患者,病房应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内宜温暖,若在冬季有取暖设备时,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干燥环境易致心肺气虚者更伤其阴。
3.咳嗽有痰的患者,应鼓励病员咳嗽,而咳嗽无力者,可用翻身拍背法,即以肺底部向上轻轻拍打,以震动细小支气管,使滞留在该处的痰液松动排出,体位引流帮助排痰,痰涎排除,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头部大量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教1怎么理解: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
 金匮要略方论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上课笔
 吴妇血崩
 小儿面部见点吉凶之图说
 阴囊湿疹的效廉简便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