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几几4:再议“几几”之音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几几4:  再议“几几”之音义

姚文轩 贾延利

 《中国中医药报》6月1日及10日分别刊登了刘世恩的《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千年》及商洪涛的《《伤寒论》“几几”之音义再考》二文,对笔者《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所执观点进行了批驳。不可否认,张仲景作为南阳人在其著作中使用南阳方言是不可避免的,对我们正确理解仲景学术思想会带来一些障碍,但是不可把方言问题扩大化。笔者当地(河南省三门峡市)口语上也常用“不沾”、“痛不几几”等词汇。但是,仍有问题需要同二位商榷。

 关于几几

 《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个版本上的“几几”(因残字无法输入,故以代之),均无钩挑,并不是我们现在表示多少的“几”字,而刘世恩改为“几几”,因此认为念“jiji”是毫无根据;另外,商洪涛文中说“沉”字原写作“沈”,即使原写作“沈沈”,而“沈”的篆字右下角也是“几几”(无勾挑)。再有,即使是“几几”,正如刘氏所提到的痛不几几、痒不几几等,凡是用到“几几”的地方,其前都有“不”字,而仲景的“项背强几几”并没出现“不”字。

 商洪涛在文中提到“《伤寒论》是张仲景依据《汤液经法》撰写的,与《内经》并无很深的渊源,《伤寒论》序中的出现的博采众方,勤求古训以下有关《素问》等书的一段,也被学界很多学者认为是有人作伪”。这种割裂《伤寒杂病论》和《内经》关系的论断,多是日本医家所持的观点,导致日本人用经方时,以方求病,不知变通,出现了著名的小柴胡汤事件。

 关于浆水

 张仲景用到浆水共有七处。《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病治第十四》治疗大病差后劳复的枳实栀子豉汤:“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在《金匮要略》中《百合惑阴阳毒脉病治第三》与《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治疗狐惑脓成及近血的当归赤小豆散:“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疟病脉证治并治第四》治疗牡疟的蜀漆散:“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中风历节病脉证治并治第五》治疗脚气冲心的矾石汤:“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治疗干呕吐逆吐涎沫的半夏散:“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妇人妊娠病脉证治并治第二十》妊娠养胎的白术散:“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着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

 浆水究竟为何物?古代医家的说法多是根据味酸这一特点猜测,在此不再罗列。刘世恩认为仲景所指的清浆水实指老百姓用以浆线的水,笔者不敢苟同。药食同源,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应该考虑当地的饮食习惯对其煎药用水的影响。河南有一传统小吃,名曰浆面条,从可食的角度看,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最有可能就是张仲景用的浆水。

 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是河南人做绿豆凉粉的副产品,现把浆水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将干绿豆磨成粉,加凉水与老浆发酵,后自然沉淀,按照浓度不同,分作三层,上层清晰的即老浆,下层稠厚的用来做凉粉,中层浓度居中,即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按照陈亦人教授“易取之物”的要求,在河南多地的菜市场及乡间多有叫卖,因此用此物煎药正合适。

 既然浆水以绿豆为原料,就应从绿豆着手分析其在仲景方中的作用,以《本草纲目》为根据,绿豆,甘、寒、无毒,故浆水甘酸、寒、无毒,“治寒热热中”,故能助栀子清泄胸中余热;能清肝明目,故生浆水送服当归赤小豆散能疗“目赤如鸠眼”、“目四眦黑”;“止泄痢卒澼”,故亦能治“近血”,“厚肠胃”,故能防蜀膝、云母对胃肠的刺激;“消肿下气”,故能疗脚气冲心;“除吐逆”,故熟浆水能佐半夏、干姜降逆止呕;“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故能佐白术散养胎。

-------------------
地道,有理

-------------------
在南阳方言里,“脖子强不拉几的”和“脖子强几几”的说法都有,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
关于“浆水”,姚文轩、贾延利两位先生的考证也并不完全正确。

在南阳,做“浆面条”的“浆水”,并不一定以“绿豆”作原材料的,也有土豆或豌豆等,基本上都是含淀粉比较多的。

-------------------
在南阳,浆水面的“浆水”,有完全不酸的,轻微有点酸的,但是味酸的浆水做出来的浆面条味道更好吃,用完全不酸的浆水做出来的浆面条,一般起锅时也要加入少量醋或者酸菜的,也有暂时不加,让客户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加酸或不加酸。

在我们南阳人的生活观念里,浆水和浆面条都是以味稍酸为正味的。

“浆水”以味酸为正味。准确的说应该是“甘酸”,甘为母味,酸为子味,而后来者居上,以酸为主。

-------------------


那家伙憨不唧唧(几几)的。

几几通假唧唧。邓州、襄阳方言。


没啥再要在探讨,争论的。



-------------------
我岳父岳母是河南人,我问过她浆水的做法:面汤加入芹菜或豆角发酵,变酸后放于阴凉处.夏天当饮料喝可以祛暑败火,也可以下面条吃,别有风味.

-------------------
酢浆 
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氾胜之书》:“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 石声汉 注:“‘酢浆’是熟淀粉的稀薄悬浊液,经过适当的发酵变化,产生了一些乳酸,有酸味也有香气;古代用来作为清凉饮料。”


-------------------
从方言体会不失为一种途径。至少比空谈的想象要强。其实,仲景书的另一种读法是临床,从临床上印证仲景书中所言的症状,是最贴切的。前一段遇到一位胃脘部跳动的患者,问医院说是没见过,查一下也没事。当她说出来的时候,我脑海中一下子想到了仲景书中的“心下悸”,所以,临床会对书籍作最好的解释,因为书籍是记载临床的,最终还是要回归临床。前几年还遇到一位小女孩感冒高烧,结果一个症状是抽搐,一个就是眼睛看不见了。当时用的是安宫牛黄丸,后来反思,其实不就是仲景书中的“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吗。还有小柴胡汤条的目眩,我一般问的是病人头晕不,感冒见头晕,基本要用小柴胡汤,或者再加外治太阳的方子。
 对于感冒的患者,我经常会问脖子后面舒服不舒服,相信大家都得过感冒,感冒时脖子后面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强几几。
相关文章
 历代本草汇编“陈皮”
 客忤
 忧患中医----(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如意通圣散(《准绳·类方》卷四引《集验方
 七花丸(《医学正传》卷五)
 经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