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心理咨询师
考试资讯
考试动态 政策法规 证书领取
报名时间 成绩查询 更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实践技能
三级技能 三级真题 三级指导
二级技能 二级真题 二级指导
 医学全在线 > 心理咨询师 > 三级心理咨询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6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心理咨询师
地点:本站原创 更新:2016/4/18 字体:

  9.试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①人们的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②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③除了减少、丢失某些成分,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即增加了环境中实际没有的成分。

  10.简述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①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②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层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③在个体差异的诸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在总体上男性的视空技能优于女性;在认知地图准确性与完善性方面结果并不一致;在认知地图所包含的成分的数量上,表现出女性的认知地图中路径较男性少,标志则更多。

  11.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对环境的认知地图的获得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随着个体的成长发展,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另一是个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如何获得其认知地图。⑴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儿童是一种“自我中心参照系统”,他们不能区分自己所看到的和别人所看到的环境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探索经验的增加,儿童逐渐具有了“部分协调的参照系统”和“操作协调的和等级整合的参照系统”。到了大约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知地图。空间环境的表征需要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即注意并记住路标;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对一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群集;这些组块、群集再与其它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⑵成年新的认知地图的获得。对于成年个体,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也会逐渐建立发展出认知地图。这个过程与上述儿童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的阶段基本一致。不同在于成人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会利用出版的地图,帮助自己对环境的探索,从而有助于很快建立起这一环境的认知地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