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师承
资讯
报名指南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成绩查询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中医师承网 > 安徽 > 正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6/20 字体:

    (七)加强中药资源保护,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实施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建立覆盖省内中药材主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建立省级药材动植物种质资源库。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开展“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遴选建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打造具有安徽品牌优势的中药大品种。制定重点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发展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引导贫困地区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

      促进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支持省内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中药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加大单味药、中成药、院内制剂的二次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药品牌。加强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推进省级及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药膳产业,开发药食两用产品。支持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做大做强。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专栏9 中药保护和产业发展建设项目

中药资源保护与发展工程

完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1个种质资源库、2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个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中心、4个监测站,重点保护20种中药濒危品种。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建设

建立一批规范化的皖产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种养殖和加工基地, 建设10个以上“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

中药新药与健康产品研发

研发一批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的中药新药,开发药食两用健康产品。

   (八)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营造中医药行业人文环境。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推动华佗医学和新安医学等特色文化宣传,打造安徽中医药文化品牌。创作并宣传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建设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周、主题文化节、知识技能竞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活动,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促进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对外合作,支持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针灸)基地建设,鼓励中医药机构为境外消费者提供多层次的中医药医疗保健和教育培训服务,支持中医药机构在境外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开展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等服务。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播等国际服务贸易,扶持一批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特色突出、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

专栏10 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

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建设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打造15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

实施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创作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节目和科普作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建设

整合优势资源,在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领域建设2-3个高水平示范基地,吸引海外消费者来皖就医求学,承担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重大项目。

    (九)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

      促进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全面融合。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依托中医名院,举办互联网中医医院,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签约服务、远程诊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服务。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

      加强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管理。推进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整体推进中医药电子政务、综合统计管理、公共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对患者处方真实有效性的网络核查机制,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通、信息共享。

专栏11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项目

中医药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数据服务覆盖基层中医馆。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支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咨询、远程教育等功能,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成基于中医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省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社会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发展中医药的主体责任,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列入议事日程,加大支持力度。

    (二)完善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认真贯彻实施《中医药法》,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协调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投入,其增加幅度不低于本年度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改革完善鼓励中医药提供和使用的医保、价格、基本药物和院内制剂等相关政策措施。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将中医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

    (三)强化考核评估。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加大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积极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宣传表彰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关链接:

2017年中医师承培训报名条件

2017中医师承文化-师承执业中医师文化

》》2017年师承中医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联系方式 :18058103155)

扫描二维码咨询报名事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非医学专业正规学习中医学途径
 甘肃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方
 广东中医药大学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考核通
 浙江省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实施细则
 2017年师承中医培训班报名时间
 哪里可以找到中医师承培训学习中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