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综合 > 中医复习 > 正文
七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础(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7/31 字体: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特性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五            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行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的                  依据:五行各自特性。
     概                          取象比类法。
     念    事物和现象            推演络绎法。
           的五行归类            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意义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    然    界 五 人    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含义: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              生      生      生      生      生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含义: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              克      克      克      克      克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含义:是指五行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制化           生中有克                                 克
             内容              生克结合,维持平衡。如:木          土
                    克中有生                          克            生
                                                              金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
                   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胜复    规律:“有胜则复”,属五行间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以维持五行系统整体的协调平衡。
             次序: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如: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
                   而土之子金能克木, 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乘      乘      乘      乘      乘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乘    发生原因:“太过”和“不及”
                           同:次序相同
                           异: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现象。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侮      侮      侮      侮      侮
             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相侮    发生原因:“太过”和“不及”
                           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
             相乘与相侮          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
                           联系: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子病犯母            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
                         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木曰曲直,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之性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之功
                             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联系:腑、形、窍、志、液等。
                                               联系:五方、五色、五味、五气等。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肝木之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肃降之太过:火克金。
                                 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脾主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    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
                                 之间的协调平衡        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
                        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
                        相乘: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
                        相侮:反向克制致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虚水侮”。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
     1.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
                                         得相克之脉为逆。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
                         (还须结合药物的四气和升降浮沉等理论综合分析)
           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指                    以五行相生规律确定           滋水涵木法。
     导                                                 益火补土法。
     疾                                                 培土生金法。
     病    确立治则治法                                 金水相生法。
     的                                                 抑强。
     治                                                 扶弱。
     疗                    以五行相克规律确定           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            同源性思维    整体观念
                 然观,奠定了中医学    构建                  藏象理论
     思维方法    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            类比性思维    精气血津液神理论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以阴阳对立统一、协调平衡说明人体生命现象。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以系统结构观点阐述人体自身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二、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类都是从无形之“气”派生的。
                 注重整体研究: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思维方法              中和思维: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其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
     的特点      擅长哲    类比思维: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
                 学思维              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
                                     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
                 强调功能联系:受道家“有生于无”思想影响,强调事物之间的功能性联系。
【知识点综述及学习指导】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着重探讨了物质世界的本源,它以无形之气的聚(凝聚)与散(弥散)来阐释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肯定了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就本原来说,万物源于气,气可分阴阳;气聚合所成的具体形物,既仍具有阴阳两个方面,又可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划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如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属于气一元论。
阴阳学说采用“二元”的分析方法,着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所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关系。阴阳学说说明了人体的组织结构,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阴阳学说还概括了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起着指导作用。
五行学说采用“多元”的分析方法,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解释人的生命活动时,以五行特性归类五脏、五体、五志等,来阐述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的关系,从而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进一步指导疾病的论断与治疗。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石;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系统论。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各自概念的理解,把握其思想的精神实质,且应交互印证,互相联系,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关文章
 2018年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服务系统入口
 201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医学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医学考研2018年最新考试大纲汇总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