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综合 > 中医复习 > 正文
七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础(四)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7/31 字体:


24.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恢复健康的内在机制。
25.中药的性能,主要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而定。四气中的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中的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中的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26.确定证候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核心,而辨别阴证、阳证又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在临床诊断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无外乎阴阳两大类。总之,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2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防病的一条重要原则。临床根据这一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季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季不易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8.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其基本观点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9.五行的特性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0.取象比类法是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方法中的一种。“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类似,故东方归属于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31.推演络绎法是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方法中的一种。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故亦属于火等等。
32.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33.五行相乘,是指五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火,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行过度克制,如“木旺乘土”;二是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行的过度克制,如“土虚木乘”。
34.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相克的反向,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有二:一是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反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二是某一行过于虚弱,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被其“反克”,如“土虚水侮”。
35.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其母子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是:母脏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36.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火旺导致木亢,终至木火皆亢。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如木不足导致水枯,终至木水皆不足。
37.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四种。
38.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抑强和扶弱。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适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四种。
39.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土又克水;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40.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可以胜怒;喜伤心,恐可以胜喜;思伤脾,怒可以胜思等等。
41.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荥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42.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
1.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主要形式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更新变化四种。③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2.精概念的形成:①源于“水地说”,即由水、地生万物发展而来。②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③古代哲学家在“水地说”与对人体之精认识的基础上,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概念的形成:①源于“云气说”,即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大气等是气概念产生之源。②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认识,也是气概念产生的基础。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即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3.精、气、神是中医精气学说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这三者,把它们视为生命的根本,故称“三宝”,并以此创立“精气神学说”。
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充盈。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肾精又是生殖之精,对个体及其种族繁衍至关重要。
该学说中的气,是指由肾精所化生之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共同组成人体的精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宰者。它是生命存在的表现。神虽由精、气生养,但神有统驭精气的作用。
此学说尤其重视神的作用。精、气、神三者相互资生,关系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三者不可分离,是生命的根本,称其为人身“三宝”。
4.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是指气的缓和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质变”。化与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5.精,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在中医学中,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之源。既包括父母遗传的性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在中医学中,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因此,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6.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①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影响下,中医学构建了精气生命理论,认为人体之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认为人体之气是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的不断运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人体诸气皆为一身之气的分化;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气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②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促使中医学建立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因此,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8.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①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性;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③同一层次中,比较的对象不同,其阴阳属性不同。
9.阴阳转化发生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如以阴阳消长为量变过程的话,那么变化之极,就可发生阴阳转化的质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没有消长的量变的过程,就不会有转化的质变过程。
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和,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阴阳交感合和的内在机制是阴阳互藏。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有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作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阴升阳降,天地之气交感合和。
11.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阴阳互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12.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13.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域平衡。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域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
14.阴阳的消长变化主要有两类八种形式:一类是阴阳的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一类是阴阳的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第一类消长形式主要由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所决定,阴盛制阳,表现为阴长阳消;阳盛制阴,表现为阳长阴消;阴衰不能制阳,表现为阴消阳长;阳衰不能制阴,表现为阳消阴长。第二类消长形式由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所决定,阴虚不能生阳或阳虚不能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消彼亦消;滋阴以生阳或益阳以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长彼亦长。
15.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盛、偏衰和互损又是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和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具体而言,阳偏盛的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的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形成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具体而言,阴偏衰的虚热证,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的虚寒证,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阴损及阳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阳损及阴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16.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出现偏盛、偏衰、互损,协调平衡关系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阴阳学说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等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阳偏衰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终致阴阳两虚。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说明在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如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者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者为病属于阴。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燥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语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再如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状态分,浮大洪滑者为阳,沉涩细小者为阴。
18.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呵概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二是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环境:三是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生理联系。
19.“生我”、“我生”、“克我”、“我克”,是五行生克关系中用以说明其中一行与其它四行的联系方式。从五行相生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生我”与“我生”,以木为例,则“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难经》称“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从五行相克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克我”与“我克”。仍以木为例,则“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内经》中称“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0.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
21.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明亮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22.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如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②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如肾制约心即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等。③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中的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至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
23.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如肝属木,脾胃属土,正常情况下,肝木能克脾土。若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
24.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的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根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补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25.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以颜色分,有青、赤、黄、白、黑五色,以气味辨,则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的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的。即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玄参生地色黑味咸人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26.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以下五种:(1)比较: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以一般的共性结论为依据,去研究个别的,尚未深入研究的或新出现的事物,再探求新的结论,如此推理下去,得出许多新的结论。(3)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属性相同),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4)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5)试探和反证: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作考查,提出设想,并依据设想采取相应措施,然后根据措施在对象身上所得到的反应,适当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思维方法。反证法则是从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27.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含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和和谐,这种平衡和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阴阳学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28.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如中医学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论中的“六yin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主动等特性的病症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游移、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
此外,在中医治法中的“增水行舟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等均属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18医学考研英语二完整考试大纲
 医学考研2018年最新考试大纲汇总
 2018年医学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原文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