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命题点5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具体内容。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间空间必须借助物质运动而存在,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