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能学的几个概念 一、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 1、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 自由能:在一个体系中,能够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称自由能,用符号G表示。 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产生有用功的能力可以用反应前后自由能的变化来衡量。 自由能的变化:△G = G 产物 — G反应物 = △H _ T△S △G 代表体系的自由能变化,△H代表体系的焓变化,T代表体系的绝对温度,△S代表体系的熵变化。 焓与熵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焓代表体系的内能与压力P*体积V之和:H = U + P*V dH = dU + P*dV + V*dP 熵代表体系中能量的分散程度,也就是体系的无序程度:△S = dQ/T ,△S = △S体系+△S环境 ,只有△S≥0,过程才能自发进行。 2、 △G是判断一个过程能否自发进行的根据 △G<0,反应能自发进行,能做有用功。 △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必须供给能量。 △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的总热量的变化(△H),不能作为此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只有自由能的变化才是唯一准确的指标。 △G<0仅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有的反应还需催化剂才能进行,催化剂(酶)只能催化自由能变化为负值的反应,如果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正值,酶也无能为力。 当△G为正值时,反应体系为吸能反应,此时只有与放能反应相偶联,反应才能进行。 二、 标准自由能变化及其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aA+bB → cC+dD 标准自由内能变化: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用△G°表示。 标准条件:25℃,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都是1mol∕L(气体则是1大气压)。若同时定义pH =7.0,则标准自由能变化用△G°′表示。 对于一个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aA bB → cC + dD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G = 0
K/是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因此,△G°/ 也是一个常数。 常见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G°′已经列在各种化学手册中,可以根据△G°′= -RT lnK的公式求出平衡常数K′。 P15 举例说明如何用K/求出△G o / 和△G 从例子可以看出△G o / 和△G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值。 (1) △G o /是标准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既反应物A、B、C、D的起始浓度都为1mol/L,温度为25℃,pH=7.0时的△G。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有其特定的标准自由能变化(既△G o /),是一个固定值, △G是任意给定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它是反应物A、B、C、D的起始浓度、温度、pH的状态函数,在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中,自由能总是在降低,△G总是负值,随着反应向平衡点的趋近,△G的绝对值逐渐缩小,直到为0。 (2) 从△G o / = -RT lnK/,可以求出K/及△G o /,根据△G o /、△G 与K/可以判断任何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方向及程度。 三、 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 在偶联的几个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总变化等于每一步反应自由能变化的总和。 例如:Glc+ATP→G—6—P+ADP(总反应) 第一步,Glc+Pi→G—6—P+H2O,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第二步,ATP+H2O→ADP+Pi 总反应:Glc+ATP→G—6—P+ADP. 因此,一个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可与其它反应偶联,驱动整个反应进行。此类反应在生物体内是很普遍的。 四、 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5000卡/mol及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每摩尔磷酸基能释放5000cal以上能量的磷酸化合物。 P21 表10-2 某些磷酸化合物水解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一) 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P18—19 1、 磷氧键型。 (1)、 酰基磷酸化合物。 3—磷酸甘油酸磷酸,乙酰磷酸,氨甲酰磷酸,酰基腺苷酸,氨酰腺苷酸。 (2)、 焦磷酸化合物。 无机焦磷酸,ATP,ADP (3)、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 氮磷键型。 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 3、 硫酯键型。 3’一磷酸腺苷一5’一磷酰硫酸,酰基辅酶A。 4、 甲硫键型。 S一腺苷甲硫氨酸。 (二) ATP的特殊的作用。 1、 是细胞内产能反应和需能反应的化学偶联剂。 2、 在磷酸基转移中的作用 。 Glc进入血液中,唯一出路是磷酸化。G-6-P是Glc的一种活化形式。已糖激酶催化:Glc+ATP→G-6-P+ADP。 3一磷酸甘油是甘油的活化形式,能参与脂肪合成。甘油激酶:甘油+ATP→3一磷酸甘油+ADP。 (三) 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的储能作用 P23 磷酸肌酸是易兴奋组织(如肌肉、脑、神经)唯一的能起暂时储能作用的物质。 磷酸精氨酸是无脊椎动物肌肉中的储能物质 第二节 生物氧化、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称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是需氧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多步反应,逐步放能。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中进行,pH中性,反应条件温和,一系列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氧化过程,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转化成ATP。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多在线粒体内进行,在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在细胞膜上进行。
图示 :生物氧化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多糖,脂,蛋白质等分解为构造单位——单糖、甘油与脂肪酸、氨基酸,该阶段几乎不释放化学能。 第二阶段:构造单位经糖酵解、脂肪酸β氧化、氨基酸氧化等各自的降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乙酰CoA等少数几种共同的中间代谢物物,这些共同的中间代谢物在不同种类物质的代谢间起着枢纽作用。该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丙酮酸、乙酰CoA等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2、H2O。释放大量的能量。 在第二、第三阶段中,氧化脱下的电子(H—)经过一个氧化的电子传递过程(氧化电子传递链)最终传给O2,并生成ATP,以这种方式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它是一种很重要的将生物氧化和能量生成相偶连的机制。 生物氧化的终产物是CO2和H2O,CO2的形成是通过三羧酸循环过程,H2O则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后阶段生成。 二、 氧化电子传递过程 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H2),通过电子传递途径,使其重新氧化,此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原型辅酶中的氢以负质子(H — )形式脱下,其电子经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电子传递链)转移,最后转移到分子氧上,质子和离子型氧结合生成H2O。 三、 氧化电子传递链 P57 图12-2 由NADH到O2的氧化电子传递链主要包括FMN、辅酶Q(CoQ)、细胞色素b、c1、c、a,a3及一些铁硫蛋白。 氧化电子传递链位于原核生物的质膜上,真核生物中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电子载体的标准势能△G o /是逐步下降的,电子沿着电势升高的方向流动。其中有三个部位的势能落差△G较大,足以形成ATP(ADP磷酸化需要的自由能=7.3Kal/mol.)。这三个部位正好是氧化磷酸化部位。 细胞内供能物质的彻底氧化产物是CO2、H2O其中CO2主要是在三羟酸循环中产生,水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后阶段产生。 四、 电子传递链的酶和电子载体 呼吸链中的电子载体都是和蛋白质结合存在(包括NAD+、FMN、铁硫中心、细胞色素)。这些蛋白质大都是水不溶性的,嵌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NAD+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FMN是NADH脱氢酶的辅酶。 1、 NAD+和NADP+ 脱氢酶分别与NAD+或NADP+结合,催化底物脱氢,这类酶称为与NAD(P)相关的脱氢酶, 多数脱氢酶以NAD+为辅酶,少数以NADP+为辅酶(如G-6-P脱氢酶)少数酶能以NAD+或NADP+两种辅酶(Glu脱氢酶)。 2、 NADH脱氢酶以及其它黄素蛋白酶类 NADH脱氢酶含FMN辅基,铁-硫中心。 铁硫中心铁的价态变化(Fe3+→Fe2+)可以将电子从FMN辅基上转移到呼吸链下一成员辅酶Q上。 含有核黄素辅基的酶还包括琥珀酸脱氢酶、脂酰CoA脱氢酶等。 3、 辅酶Q(泛醌) 电子传递链上唯一的非蛋白质成分。 辅酶Q在线粒体中有两种存在形式:膜结合型、游离型。 辅酶Q不仅可以接受FMN上的氢(NADH脱氢酶),还可以接受线粒体FADH2上的氢(如琥珀酸脱氢酶、脂酰CoA脱氢酶以及其它黄素酶类)。 4、 细胞色素类。 细胞色素类是含铁的电子传递体,铁原子处于卟啉的结构中心,构成血红素。 细胞色素类是呼吸链中将电子从辅酶Q传递到O2的专一酶类。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至少含有5种不同的细胞色素:b、c、c1、.a、a3. 细胞色素b有两种存在形式:b562、b566 细胞色素c是唯一可溶性的细胞色素,同源性很强,可作为生物系统发生关系的一个指标。 细胞色素a、a3是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到分子O2 。 五、 电子传递抑制剂 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的电子传递。 1、 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 都可阻断电子由NADH向CoQ传递。 2、 抗霉素A 抑制电子从细胞色素b向细胞色素c1传递 3、 氰化物、硫化氢、叠氮化物、CO等。 阻断电子从细胞色素aa3 向O2传递 六、 氧化磷酸化作用 氧化磷酸化作用:电子沿着氧化电子传递链传递的过程中所伴随的将ADP磷酸化为ATP的作用,或者说是ATP的生成与氧化电子传递链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 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是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物(如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糖酵解中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丙酮酸。 1、 方程式: NADP+H++3ADP+3Pi+1/2O2 → NAD++3H2O+3ATP 三个ATP的形成获取了呼吸链中电子由NADH传递至氧所产生的全部自由能的42%。(21.9/52.7×100%)。 2、 几个概念: (1)、 P/O比 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至氧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NADH→3ATP,FADH2→2ATP (2)、 ATP生成部位: 三个部位由三个酶复合体催化: 部位Ⅰ:NADP与CoQ之间,NADH脱氢酶。 部位Ⅱ:CoQ与CytC之间,CytC还原酶。 部位Ⅲ:Cyta与O2之间,CytC氧化酶。 (3)、 呼吸控制 ADP作为关键物质,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称为呼吸控制。 (4)、 解偶联剂,(2.4—硝基苯酚) 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形成过程相分离,电子传递仍可进行,但不能形成ATP。 (5)、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抑制O2的利用和ATP的形成。 七、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 P71图12—4,跨膜质子移动示意图 (一) 化学渗透假说 第十三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在子代的生长发育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1958年,F.Crick提出中心法则: (1)以原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DNA分子的过程。 (2)以某一段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与其序列对应的RNA分子的过程。 (3)以mRNA为模板,根据三联密码规则,合成对应蛋白质的过程。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图
DNA生物合成有两种方式:DNA复制和反转录 DNA体内复制涉及:原核、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细菌质粒(环状,双链)、真核细胞器DNA(线粒体、叶绿体)、病毒(双链,环状) DNA的体外复制:分子克隆。 第一节 DNA的复制 一、 DNA半保留复制 1953年,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DNA可能按照半保留机制进行自我复制。 P321 图191 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复制模型 在复制过程中,首先亲代双链解开,然后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的子代链,结果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而且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完全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
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标记E.coli. DNA,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P322 图19-2 DNA的半保留复制。
1963年,Cairns用放射自显影法,在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完整的正在复制的E. coli. 染色体DNA。 P323 图 19-3
3H-脱氧胸苷标记E.coli. DNA ,经过将近两代时间,用溶菌酶消化细胞壁,将E.coli. DNA转至膜上,干燥,压感光胶片,3H放出β粒子,还原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用这种方法证明了大肠杆菌染色体DNA是一个环状分子,并以半保留的形式进行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可以说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经过多代复制,DNA的多核苷酸链仍可以保持完整,并存在于后代而不被分解掉。 二、 复制起点、单位和方向 DNA的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起始,它就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1、 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起始DNA合成的一段序列。有时,两条链的复制起点并不总是在同一点上(如D环复制)。 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每一个复制起点只使用一次,完成一次复制过程。 多数生物的复制起点,都是DNA呼吸作用强烈(甲醛变性实验)的区段,即经常开放的区段,富含A.T。 ★环状DNA复制起点的确定方法 P325 图19-6
★复制起点的克隆和功能分析——重组质粒转化法 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oriC区1Kb的重组质粒在转化子中的复制行为与其染色体一样,受到严密控制,每个细胞只有1-2个拷贝,用核酸外切酶缩短oriC克隆片段的大小,最后得到245bp的基本功能区,携带它的质粒依然能够自我复制,拷贝数可以增加到20以上,这说明发动复制的序列在245bp的基本功能区,而决定拷贝数的序列在基本功能区之外和1Kb之间。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起点位于一段296bp的DNA片段上,与大肠杆菌的复制起始区有86%同源性,而且有些亲缘关系较远的细菌,其复制起点在大肠杆菌中亦能起作用。因此,复制起始区的结构可能是很保守的。 起始序列含有一系列对称的反向重复和某些短的成簇的保守序列。 2、 复制单位 复制子(Replicon):Genome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每个复制子都含有一个复制起点。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都是环状双链分子,它们都是单复制子,都在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复制方向大多数是双向的,少数是单向复制。多数是对称复制,少数是不对称复制(一条链复制后才进行另一条链的复制)。 环状DNA的复制眼象θ,称θ形复制。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是线形双链分子,含有许多复制起点,因此是多复制子,每个复制子约有100-200Kbp。人体细胞平均每个染色体含有1000个复制子。 病毒DNA多种多样,环状或线形,双链或单链,但都是单复制子。 3、 复制方向 定点起始,复制方向大多数是双向的(等速进行或异速进行),形成两个复制叉,少数是单向复制,形成一个复制叉。 ★用放射自显影实验判断DNA的复制方向及速度 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 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 a. 单向 b. 双向等速 三种结果图形 c. 双向异速 E.coli.的一个温度敏感株,在42℃时,能使DNA在完成复制后,不再开始新的复制过程,而在25℃时复制功又能能恢复。 4、 DNA的几种复制方式 (1)、 直线双向复制 单点,双向,T7 多点,双向,真核染色体DNA (2)、 θ型复制:环状双链DNA,单向或双向(E .coli.) (3)、 滚环复制:环状单链DNA,Φx174 (4)、 D环复制:线粒体、叶绿体DNA (5)、 多复制叉复制: 第一轮复制尚未完成,复制起点就开始第二轮的复制。 在E.coli.富营养时,可采取多复制叉复制方式。E.coli. DNA的复制最快可达50Kb/min,完全复制需40min,富营养时,20min分裂。而真核染色体要6-8小时。 三、 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及蛋白质因子 目前已发现30多种酶及蛋白质因子参与DNA复制 (一) DNA的聚合反应和聚合酶 DNA生物合成5,→3,,化学合成3,→5, 1、 DNA聚合反应必备的条件 ⑴ DNA聚合酶 ⑵ DNA模板(反转录时用RNA模板) ⑶引物 (DNA、RNA或蛋白质) ⑷ 4种dNTP ⑸ Mg2+ 2、 聚合反应过程及特点 总反应式: n1dATP DNA pol . dAMP n2dGTP +DNA dGMP DNA+(n1+n2+n3+n4)PPi n3dCTP Mg2+ dCMP n4dTTP dTMP
P329 图19-10 P330图19-11
在链的延长过程中,链的游离3,-羟基,对进入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α磷原子发生亲核攻击,生成3,.5,-磷酸二酯键,并脱下焦磷酸。 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 ⑴ 以4种dNTP为底物 ⑵ 反应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导,不能催化游离的dNTP的聚合。 ⑶ 反应需有引物3,-羟基存在 ⑷ 链生长方向5, → 3, ⑸ 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 3、 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几种DNA聚合类型 P331图19-12 (1) 发荚环结构:加入单链DNA作为模板和引物,3'羟基端回折成引物链。 (2) 末端延伸聚合:加入双链DNA作为模板和引物,3’末端突出作为模板。 (3) 分枝型和切口平移型聚合:加入双链DNA,聚合发生在切口或末端单链区。 (4) 环形聚合:加入带引物的环形DNA作为模板。 4、 E.coli DNA聚合酶 (1)、 E.coli. DNA pol.I(Kornberg酶,400 copy/cell) 单体酶,分子量109Kd,含一个Zn2+,每个细胞中含400个DNA pol.Ⅰ 催化活性: 5, → 3, 聚合活性 3, → 5, 外切活性 5, → 3, 外切活性 用蛋白水解酶将DNA pol.Ⅰ部分水解可得: 大片段(Klenow),75Kd,活性:5, → 3,聚合活性、3, → 5,外切活性。 小片段,36Kd,活性:5, → 3,外切活性(只作用于双链DNA的碱基配对部分,切除修复)。 Klenow片段的用途: a 补齐DNA 3,隐缩未端 b. 标记DNA片段未端 c.cDNA合成第二链 d.d DNA测序 (2)、 E.coli. DNA Pol.Ⅱ(100 copy/cell) 单体酶,分子量120Kd 催化活性:5,→ 3,聚合(活性很低) 3,→ 5,外切 可能在DNA的修复中起某中作用。 (3)、 E.coli.DNA pol.Ⅲ(复制酶,10-20 copy/cell) 寡聚酶,全酶由10种共22个亚基组成,α、ε和θ三种亚基组成核心酶。 P334表10-3
DNA pol.Ⅲ是合成新链DNA主要的酶,又称复制酶(Replicase) Pol.Ⅲ的5,→3,外切酶活性只作用于单链DNA。
P334 表19-2 E.coli三种DNA聚合酶的性质比较
★DNA聚合酶有6个结合位点 ⑴ 模板DNA结合位点 ⑵ 引物结合位点 ⑶ 引物3,-OH位点、反应位点 ⑷ 底物dNTP结合位点 ⑸ 5, → 3, 外切位点(pol.Ⅱ没有) ⑹ 3, → 5, 外切位点(校正) 5、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P334 表19-4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真核DNA聚合酶一般不具备外切活力,可能由另外的酶在DNA复制中起校正功能。 ⑴ DNA聚合酶α,多亚基,功能与E.coli. pol.Ⅲ类似,是真核DNA复制酶。 ⑵ DNA聚合酶β,主要在DNA损伤的修复中起作用。 ⑶ DNA聚合酶γ,从线粒体得到,可能与线粒体DNA的复制有关。 ⑷ DNA聚合酶δ,特点:有3, → 5,外切活力
(二) 引物酶或RNA聚合酶(引发酶) 细胞内,DNA的复制需要引物(DNA或RNA),引物酶或RNA聚合酶可合成6-10个碱基的RNA引物。 ★DNA复制为什么要用RNA引物?(为什么DNA聚合酶要用引物,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 P338 ⑴从模板复制最初几个核酸时,碱基堆集力和氢键都较弱,易发生错配 ⑵新复制的最初几个核苷酸,没有与模板形成稳定双链,DNA聚合酶的5,→3,校对功能难发挥作用。 (三) 解螺旋酶 大肠杆菌的解螺旋酶Ⅰ、Ⅱ、Ⅲ与rep蛋白共同作用,将DNA两条链解开。 解螺旋酶I、II、III沿着模板链的5’→3’方向随着复制叉的前进而移动,而rep蛋白则在另一条模板链上沿3’→5’方向移动。 (四) DNA旋转酶 属DNA拓扑异构酶Ⅱ,可引入负超螺旋,消除复制叉前进时带来的扭曲张力。 拓扑异构酶分两类:I和II,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拓扑异构酶I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须供给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与转录有关。 拓扑异构酶Ⅱ使DNA的两条链同时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分布在染色质骨架蛋白和核基质部,与复制有关。 (五) 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复制叉上的解螺旋酶,沿双链DNA前进,产生单链区,大量的单链DNA结合蛋白与单链区结合,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六) DNA连接酶(ligase) 连接双链DNA上的切口。 大肠杆菌连接酶只能在模板上连接DNA缺口。T4DNA ligase即可连接粘性末端的DNA,又可连接平齐末端的双链DNA。 E.coli.和其它细菌的DNA ligase以NAD为能源,动物细胞和噬菌体DNA ligase以ATP为能源。 (七) DNA复制的拓扑结构
P338-339 四、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P336 图19-15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DNA聚合酶催化的方向是5,→3,。 前导链: 滞后链: 1968年,发现冈崎片段。长度: 细菌:1Kb-2Kb,相当于一个顺反子的大小。 真核:100-200bp,约等于一个核小体DNA的长度。 五、 DNA复制过程(E.coli.) P342 图19-17 大肠杆菌的复制体结构示意图 1、 复制的起始 引发:当DNA的双螺旋解开后,合成RNA引物的过程。 引发体:引物合成酶与各种蛋白质因子(dnaB、dnaC、n、n'n''I)构成的复合体,负责RNA引物的合成。 引发体沿着模板链5’→3’方向移动(与冈崎片段合成的方向正好相反,而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到一定位置上即可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E.coli.DNA复制原点ori C,由245bp组成,三组13bp重复序列(近5,端处),四组9 bp重复序列(另一端处)。
图
大肠杆菌复制原点起始复制所需蛋白质: DNaA 在原点处打开双螺旋 DNaB 使DNA解旋 DNaC DNaB结合在原点所需 Hu 刺激起始 引物酶(DNaG) 合成RNA引物 SSB 结合单链DNA RNA聚合酶 促进DNaA活性 旋转酶 松驰DNA扭曲应力 20个DnaA结合在四组9bp重复区,形成起始复合物,DNA环绕此复合物。 三组13bp重复区依次变性,产生开放型复合物。 DnaB(在DnaC协助下)与开放复合物结合,进一步解链。 2、 DNA链的延长反应 前导链只需要一个RNA引物,后随链的每一个冈崎片段都需要一个RNA引物,链的延长反应由DNA pol.Ⅲ催化。 复制体:在DNA合成的生长点(既复制叉上)分布着许多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它们在DNA的模板链形成离散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的复制,称为复制体。 复制体沿着复制叉方向前进就合成DNA。 3、 RNA引物的切除及缺口补齐 DNA polⅠ的5, → 3,外切活力,切除RNA引物。 DNApolⅠ的5, → 3,合成活性补齐缺口。 4、 DNA切口的连接 DNA ligase,动物、真核由ATP供能,原核由NAD供能。 5、 DNA合成的终止 环状DNA、线性DNA,复制叉相遇即终止。
u 小结: ⑴ DNA解螺旋酶解开双链DNA。 ⑵ SSB结合于DNA单链。 ⑶ DNA旋转酶引入负超螺旋,消除复制叉前进时带来的扭曲张力。 ⑷ DNA引物酶(在引发体中)合成RNA引物。 ⑸ DNA pol.Ⅲ在两条新生链上合成DNA。 ⑹ DNA polⅠ切除RNA引物,并补上DNA。 ⑺ DNA ligase连接一个冈崎片段。 DNA复制过程中,聚合酶对dTTP和dUTP的分辨能力高,有少量dUTP掺入DNA链中,此时,U-糖苷酶、AP内切酶、DNA polⅠ、DNA ligase共同作用,切除尿嘧啶,接上正确的碱基。 六、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P343 1、 复制起点和单位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多复制子,有多个复制起点,可以多点起始,分段进行复制。每个复制子大多在100-200bp之间,比细菌染色体DNA(单复制子)小得多。
★试验证据:5-氟脱氧胞苷标记
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此原核的慢,如哺乳动物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每分钟1-3Kb,细菌每分钟5Kb。 真核生物染色体全部复制完成前,起点不再从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在快速生长时,可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同时复制。如黑腹果蝇,早期胚胎细胞中相邻复制起点的平均距离为7.9kb,而在培养的成体细胞中,平均距离为40kb,成体细胞只利用一部分复制起点。 2、 复制过程中组蛋白的装配 核小体的结构(200bp左右) 在真核生物的复制子上,亲代染色体的核小体被逐个打开,组蛋白以完整的八聚体形式直接转移到子代DNA的前导链上,新合成的组蛋白与后随链组装成核小体。因此,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而组蛋白则是全保留的。 ★试验证据:环己酮亚胺抑制组蛋白合成,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3、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终止 端粒:一段DNA序列与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所特有的结构。 功能: ⑴保证线性DNA的完整复制 ⑵保护染色体末端 ⑶决定细胞寿命,胚系细胞含端粒酶,体细胞不表达端粒酶。 端粒(telomeres)分布于线性真核染色体未端。酵母端粒约100bp的重复序列,形式为:5,(TxGy)n3,(AxCy) n,x和y一般为1—4。 端粒末端的重复序列,通过端粒酶(telomerase)将其加到染色体末端。 端粒酶含有RNA和蛋白质(起DNA聚合酶的作用)两种组分,RNA分子约159b,含有多个CyAx重复序列,RNA分子用作端粒TxGy链合成的模板。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它只合成与酶自身的RNA模板互补的DNA片段。 人类体细胞的端粒长度,随个体年龄增加而逐渐缩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缩短50-200bp,短至1-4Kbp时,细胞就停止分裂。若能重建端粒,则细胞可以永远分裂。恶性肿瘤细胞端酶表达多。
⑴杂交 图
⑵聚合 图
⑶转位再杂交 图
⑷进一步聚合 图
⑸非标准GG配对 图 七、 DNA复制的调控 八、 DNA复制的真实性 《杨岐生》P144 生物体DNA复制具有高度真实性,复制107-1011碱基对,只有一个错误碱基。 碱基对的自由能通常在4-13KJ/mol,这样的自由能相当于平均参入100个核苷酸就可能出现一次错配,仅靠Watson-Crick双螺旋的碱基配对原则,突变率将高达10-2 。 1、 DNA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作用 酶的被动论:不同的核苷酸在聚合位点停留时间不同,正确的dNTP能长时间停留,而参与聚合。DNA聚合酶能依照模板的核苷酸,选择正确的dNTP掺入引物末端。 酶积极参与理论:DNA聚合酶对正确与错误的核苷酸,不仅亲和性不同,而且将它们插入DNA引物端的速度也不同。 动力学校正阅读:在新的磷酸二酯键未形成时,dNTP结合在酶与模板—引物复合物的聚合位点上,DNA聚合酶能识别正确与错误的dNTP。 DNA聚合酶对底物的识别作用,DNA聚合酶有两种底物,一种是DNA模板—引物,另一种是dNTP。 DNA聚合酶先识别DNA模板和引物的3,未端,再识别底物dNTP,是一种有序的识别过程。 2、 3,→5,外切活性的校正阅读 E. coli. DNA pol.Ⅰ和pol.Ⅲ有3,→5,外切活性,可删除错误插入的核苷酸。 缺失3, →5,外切活性的E. coli. DNA pol.Ⅰ,催化DNA合成时,出现错误的几率增高5-50倍。因此,3,→5,外切活性可以使DNA复制的真实性,提高1-2个数量级。 图
3、 影响DNA合成真实性的因素 ⑴高浓度NMP(如3,-AMP, 5,-GMP) NMP竞争酶的dNTP结合位点,抑制3,→5,外切活性。 ⑵某一种dNTP浓度银高,可使引物3,末端离开外切活性中心。 ⑶dNTP 一般与二价阳离子结合成活化形式,Mg2+为主要的二价阳离子。当用其它二价阳离子(如Mn2+)代替Mg2+时,会改变酶的主体结构,影响聚合活性和3,→3,外切活性。 4、 为什么用RNA引物 ⑴从模板复制最初几个核酸时,碱基堆集力和氢键都较弱,易发生错配 ⑵新复制的最初几个核苷酸,没有与模板形成稳定双链,DNA聚合酶的5,→3,校对功能难发挥作用。
[1] [2] [3] 下一页 转帖于 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广告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