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学考研 |考研院校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医学图片 |在线动画 |视频下载 |医学E书 |医学软件 |临床技能 |
 |医学论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复习试题 >> 文章正文
  2007年考研哲学密压最后10道题及其参考答案           ★★★ 【字体:
2007年考研哲学密压最后10道题及其参考答案
文章来源:你来我网 更新时间:2006-12-13 5:11:44 考研论坛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266页)

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并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日趋深化。


1分析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2列宁的这个物质定义,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的观点的总和。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是研究物质的共性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个性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哲学物质范畴所反映的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的,是相对的、可变的。哲学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又以哲学物质范畴为指导。哲学物质范畴不断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样地,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要以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2.列宁的这个物质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具有可知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二,牛顿认为,“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时间在事物之外均匀流动,与外界无关,存在着“空无一物”和“空无一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你是否认同牛顿的观点,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认同,这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物质运动同时间和空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不是事物的储藏所,而是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储藏与被储藏的关系。  


三,素质拓展训练中有种活动“毕业墙”:面对一堵3米高光秃秃的墙,不借助任何工具,单个人能过去吗?不能,就是再身手敏捷的小伙子也是不行的。但是一个团队100多人包括不少女同志就全部过去了,通过搭人梯,通过互相拉扶,完成了单个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艰巨任务。这个活动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原理。


参考答案: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一是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二是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这个素质拓展训练说明了系统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1] [2] [3] [4] 下一页

资料提供: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加载中....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做真题来熟悉题型 冲刺阶段考
    2007年考研政治经济学密压12
    福建省考研报名总数21842人 
    教育部:在校生考研作弊可直
    教育部公布07考研人数 北大位
    上海考研13年首次降温
    名校硕士报考减少 校方表示与
    讲究复习方法狠抓阅读理解 考
    厦大研招"冰火两重天" 最冷专
    甘肃省高教招生办在硕士研究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对本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流群:3145194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