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针灸推拿
内科学
针灸古籍资源数据库 腧穴文献 针灸器材
针灸方法文献 针灸教学 新闻资讯
针灸艾灸 推拿按摩 刮痧
 医学全在线 > 针灸推拿 > 针灸古籍资源数据库 > 正文
针经摘英集
针灸推拿数据 字体:
  
书目信息
【正题名编号】  483
【正题名】  针经摘英集
【所属类别】  针灸方法
【卷册数】  0
【所属时期】  元时期
【成书年代】  1315
【版本数量】  4
【正题别名】 
【著者】  杜思敬
书考

(一)九针式

九针的文字记载早见于《灵枢》与《素问》,但传世本中没有相应的九针图。今《针经摘英集》该篇所记九针,有文有图,是现存针灸文献中最早以图文方式系统描绘"九针"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针具的形制,其中将《内经》中"大针"改作"燔针,一名针",说明当时火针的针具多用"大针"。在元以前,火针针具并不局限于"大针",而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可选用不同的针具。

(二)折量取腧穴法

该篇包括折量取穴及点穴两部分,其中量穴法与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基本相同,并兼采《全婴方》所载取穴原则(原文见《普济方·针灸门》);点穴法内容则与《全婴方》所载完全相同。

(三)补泻法

该篇内容系综合《素问》及张洁古"迎随补泻法"而成,但"治病直刺诀"所载针方中的针刺补泻法却与此"补泻法"不合,而与下篇"用针呼吸法"基本相符,这是因为该书内容录自不同的医书,前后不完全相应。

(四)用针呼吸法

原文作"呼不过三,吸不过五。呼,外捻针,回经气;吸,内捻针,行经气。"窦太师谓捻针"左为外,右为内";"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但窦氏通过内外捻针,以达到"使气上行"、"使气下行"(均见《针经指南》)的目的,与《摘英集》所载此刺法有所不同。如果将"呼吸"、"内外"赋以"补泻"的概念,则呼气,外捻针为补;吸气,内捻针为泻。但该书所载针方中的实际补泻例中,"补"与"泻"须通过"呼吸"配合外捻针与内捻针的交替组合而成,窦氏"寒热补泻"法中也有采用此法则者。值得一提的是,《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所载甄权《针经》刺法也符合"呼不过三,吸不过五"的法则。

(五)治病直刺诀

这是《针经摘英集》的主体部分,共收录针方六十九首。这些针方的最大特点是,讲究配穴,注重辨证,特别是详于刺法,这是以往医书所载针方少见的特征。同时有些针方还根据不同病症选用不同的针具,这可能是受《素问》遗篇"刺法论"的影响。

(二)折量取腧穴法

该篇包括折量取穴及点穴两部分,其中量穴法与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基本相同,并兼采《全婴方》所载取穴原则(原文见《普济方·针灸门》);点穴法内容则与《全婴方》所载完全相同。

(三)补泻法

该篇内容系综合《素问》及张洁古 " 迎随补泻法 " 而成,但 " 治病直刺诀 " 所载针方中的针刺补泻法却与此 " 补泻法 " 不合,而与下篇 " 用针呼吸法 " 基本相符,这是因为该书内容录自不同的医书,前后不完全相应。

(四)用针呼吸法

原文作 " 呼不过三,吸不过五。呼,外捻针,回经气;吸,内捻针,行经气。 " 窦太师谓捻针 " 左为外,右为内 " ; " 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 " 。但窦氏通过内外捻针,以达到 " 使气上行 " 、 " 使气下行 " (均见《针经指南》)的目的,与《摘英集》所载此刺法有所不同。如果将 " 呼吸 " 、 " 内外 " 赋以 " 补泻 " 的概念,则呼气,外捻针为补;吸气,内捻针为泻。但该书所载针方中的实际补泻例中, " 补 " 与 " 泻 " 须通过 " 呼吸 " 配合外捻针与内捻针的交替组合而成,窦氏 " 寒热补泻 " 法中也有采用此法则者。值得一提的是,《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所载甄权《针经》刺法也符合 " 呼不过三,吸不过五 " 的法则。

(五)治病直刺诀

这是《针经摘英集》的主体部分,共收录针方 六十九 首。这些针方的最大特点是,讲究配穴,注重辨证,特别是详于刺法,这是以往医书所载针方少见的特征。同时有些针方还根据不同病症选用不同的针具,这可能是受《素问》遗篇 " 刺法论 " 的影响。

 
提要

    此书系杜思敬从金元医书中辑录有关针灸部分而编成。全书共载"九针式"、"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治病直刺诀"五篇。

 

 
目录及序跋
 
附篇
 
版本信息
 【版本名称】  见济生拔粹
 【刻印方式】 
 【现存状况】 
 【国别】  中国
相关文章
针经节要
针经摘英集
针经指南
略谈《太平圣惠方·针经》对针灸学的贡献
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默与《针经指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