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几位国内的西医学者编写的教科书,其间有一部分中医和传统医学方面的叙述,看后让人很不舒服。其原因是在他们的书里,中医内容被编在了替代医学的章节里。
何谓替代医学?替代就意味着不是主流医学,在西方一般将主流医学称为mainstream medicine(主流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常规医学)、ordinary medicine(普通医学)、current medicine(现行医学);而把中医学、印度医学等作为非主流医学、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或补充医学(com-plement medicine)、非常规医学。因此,在西方国家对从事替代疗法(虽然承认它是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人一般不称为doctor,而常采用的词是实践者(practitioner),或者是在……疗法的单词加后缀“-er”或“-ist”,如针灸医生只能称为针灸师(acupuncturist)。对“药”(drug)的定义也是很明确的,替代医学中的制剂一般不允许使用此字,即使在药店出售也是非处方形式,其的名词是“agent”,而草药的称谓则只是用“herb”。因此,把中医称为替代医学是西方人相对于西医学而形成的概念,在西方国家西医是主流医学,如此命名和称谓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一个问题是,如果在中国还把中医称为替代疗法、替代医学,就显得十分不合适了。中医药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与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医学体系,是中国人民健康保健体系的重要力量。自1982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1991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这就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一门专业、一个学科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意义十分重大。虽然,当前我国在西医人才培养上还主要依赖西方研究成果,但在中国进行的西医教育无论是用自编教材还是翻译教材都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不是西方,中医不是从属和替代医学,这一点无论中医界还是西医界都必须明确。当前,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环境下,作为医学院校,也应该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我国固有的中医药文化教育,虽然不能要求深入掌握,但至少应该做到对中医起码的尊重。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孟长海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