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正文
免疫系统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2 字体:

 

  脾血窦(splenic sinus):是一种静脉性血窦,宽约12~40μm,形态不规则,相互连接成网。窦壁由一层长杆状的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构成。内皮细胞之间常见许多0.2~0.5μm宽的间隙,脾索内的血细胞可经此穿越进入血窦(图9-21,9-22)。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环行网状纤维围绕,故血窦壁如同一种多孔隙的栏栅状结构。在血窦的横切面上,可见杆状内皮细胞沿血窦壁呈点状排列,较粗大的内皮细胞断面中可见有细胞核,并突入管腔(图9-19)。血窦外侧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其突起可通过内皮间隙伸向窦腔。

图9-21 脾血窦结构示意图

(1)收缩状态 (2)扩张状态

图9-22 大鼠脾血窦扫描电镜像

N内皮细胞核,↑内皮质间隙

  2.脾的血液通路 脾动脉从脾门入脾后分支进入小梁,称为小梁动脉(trabecular artery)。小梁动脉分支离开小梁进入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称为中央动脉。中央动脉沿途发出一些小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供应白髓,其末端膨大形成边缘窦。中央动脉主干在穿出白髓进入脾索时分支形成一些直行的微动脉,形似笔毛,故称笔毛微动脉(penicillar arteriole)。笔毛微动脉在脾索内可分为三段(图9-19):①髓微动脉(pulp arteriole),内皮外有1~2层平滑肌;②鞘毛细毛管(sheathed capillary),内皮外有一厚的巨噬细胞鞘,但在人不发达;③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末端的大部扩大成嗽叭状开放于脾索,少数则直接连通于血窦。血窦汇入由扁平内皮细胞构成的髓微静脉(pulp venule),髓微静脉汇入小梁内的小梁静脉(trabecular vein),最后在门部汇成脾静脉出脾。中央动脉旁的淋巴管沿动脉进入小梁,继而在门部汇集成较大的淋巴管出脾,淋巴内含有许多T细胞。脾内大部分血液流经脾的速度较快,约30秒,少量血液的流速较慢,需数分钟至1小时,依据脾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有变化。医学全在.线提供

  3.脾的神经分布近十数年对免疫系统各器官内的神经分布有突破性进展,发现淋巴组织内有许多神经末梢,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神经不直接调节游离细胞的概念。脾神经入脾门后,其分支除分布于血管及小梁平滑肌以外,还有许多神经末梢进入脾实质分布于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边缘区,红髓的脾索内较少见,淋巴小结内则无。电镜下见到,有的神经末鞘与淋巴细胞之间的间隙仅6nm宽,未见突触形成。说明神经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4.脾的功能

  (1)滤血:脾内滤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此处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衰老的血细胞。当脾肿大或机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可引起贫血。脾切除后,血内的异形衰老红细胞大量增多。

  (2)免疫: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血吸虫等,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脾的体积和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则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脾内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40%,B细胞占55%,还有一些K细胞和NK细胞等。

  (3)造血: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渐变为一种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但脾内仍含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4)储血: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 ,主要储于血窦内。脾肿大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循环,脾随即缩小。

  (五)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

  1.腭扁桃体呈卵圆形,粘膜一侧表面覆有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入形成10~30个分支的的隐窝(crypt)。隐窝周围的固有层内有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图9-23)。隐窝深部的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有许多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郎格汉斯细胞,称为上皮浸润部(图9-24)。上皮内还有一些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进出上皮的主要通道。上皮细胞之间还有许多隧道样细胞间通道,浅表的部分通道直接开口于表面,有的通道开口处覆有一个扁平的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 cell)。上皮间隙内以T细胞多,这些经常迁移和更换。上皮内的浆细胞常分布在有孔毛细血管附近,有利于分泌的抗体进入血流。

图9-23 腭扁桃体

图9-24 腭扁桃体上皮浸润部

  小儿的腭扁桃体较发达,其固有层内含有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它们的数量及发育程度与抗原刺激密切相关。扁桃体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占385%,还有少量K细胞和NK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中则T细胞较多,也有散在的浆细胞、B细胞和一些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淋巴小结常较多而大,表明扁桃体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关系较密切。固有层内还有一些小淋巴管,淋巴细胞可经此进入淋巴。

  2.咽扁桃体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位于咽的后壁,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无隐窝。粘膜形成一些纵行皱襞,固有层内有许多淋巴组织,上皮内也常见淋巴细胞浸润,浸润部上皮常变为复层扁平上皮。

  3.舌扁桃体位于舌根和咽前壁,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一些较浅的隐窝。上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固有层内含有一些淋巴小结和弥散的淋巴组织,常使舌粘膜向表面隆起呈结节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二章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第五章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防制
第二十一章 实验室检查(chincal laboray
第五章 血液(blood)和血细胞发生
第十七章 大脑各叶症状群(syndromes of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