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与诊断
本虫在人体主要寄生于口腔(如上唇、下唇颊部、舌下、舌下系带、牙龈、硬腭、软腭、领颔角、扁桃体等)、咽喉或食管粘膜下层。曾有人从一患者鼻涕中检获1条成虫,故本虫亦有可能寄生于鼻粘膜下。本虫可在粘膜及粘膜下层自由移动,有时移动较快,故寄生部位常不固定。在寄生部位的粘膜上可出现小疱及白色的线形隆起。由于虫体移动的刺激,可引起口腔内异物虫样蠕动感、麻木感,甚至影响说话,声音嘶哑等。局部可有发痒、肿胀、疼痛、粘膜水疱、血疱等。寄生于食管时可造成粘膜溃疡、吞咽困难。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时可高达20%。取出虫体后症状即可自行消失。
初步诊断可根据病史和口腔症状,如以针挑破有虫体寄生移行处的粘膜,取出虫体镜检方可确诊。在受染者的唾液及粪便中一般找不到虫卵,故查卵诊断意义不大。
流行与防治
动物感染的分布属世界性。人体病例首先由Leidy(1850)在美国费城发现,以后世界各地有陆续散在病例报道,如意大利、前苏联、新西兰、保加利亚、斯里兰卡、摩洛哥、奥地利、土耳其、匈牙利、德国、美国和中国等。我国从1955年在河南发现第一例后,迄今已在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及天津、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自治区共发现80多例。根据国内病例分析,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62岁。
人体感染与卫生条件和饮食、饮水习惯,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昆虫宿主或生水有关。例如山东有些地区曾因烤吃或炒吃蝗虫、螳螂、甲虫等昆虫而感染。山西有些地区儿童喜烧食屎甲虫。实验证明幼虫能在甲虫体内越冬。亦可由于中间宿主跌落水中,死后解体,幼虫逸出至外界环境,污染水源、蔬菜或食物,这种幼虫仍具侵袭力。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挑破寄生部位粘膜取出虫体,症状即可消失。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消灭和禁食甲虫、蝗虫、蜚蠊等昆虫;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生水等。
三、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 Henry,1910)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部,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人体病例于1917年首见于我国北京及福建,迄今在我国报道的病例已达200余例。因本虫多发现于亚洲地区,故又称东方眼虫。
形态
成虫细长,在人眼结膜囊内时呈淡红色,半透明,离开人体后为乳白色。体表角皮除头、尾两端外均具有微细横纹,横纹边缘锐利呈锯齿形。头端钝圆,无唇,有角质口囊,其外周具乳突两圈,内圈6个,外圈10个。口囊后方为圆柱形的食管。雄虫长4.5~15mm,宽0.25~0.75mm,尾端向腹面弯曲,由泄殖腔伸出长短、形态各异的交合刺两根。雌虫较大,长6.2~20.0mm,宽0.3~0.85mm。肛门距尾端很近,阴门位于虫体前端食管与肠支连接处之前。在雌虫泄殖腔前后及雌虫肛门附近均有一定数量的乳突(图16-25)。
图16-25 结膜吸吮线虫
虫卵近圆形,壳 薄而透明,在子宫内的虫卵大小为54~60µm×34~37µm。在近阴门端的卵内已含盘曲的幼虫。卵壳逐渐变薄成为幼虫的鞘膜。产出的幼虫约为350~414µm×13~19µm。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犬、猫的眼结膜囊及泪管内,偶然寄生人眼,亦有兔、鼠、马、猴、貉、银狐和野狐等动物感染本虫的报道。
雌虫在终宿主眼眶内产出幼虫,幼虫在人眼的分泌物中被中间宿主蝇类吸食,经蝇中肠进入血腔壁形成虫泡囊,幼虫在囊内发育至腊肠期,蜕皮1次,进入感染前期,再经过2次蜕皮,约经2~4周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突破囊壁,仍留在血腔,然后进入头部。当蝇再叮食其他宿主眼分泌物时,感染期幼虫剧烈治疗突破喙进入宿主眼结膜囊,逐渐发育成熟,雌雄成虫交配。实验结果表明,感染期幼虫在适宜温度下(约24~30℃)经过1个多月至2个月左右雌虫开始产幼虫,完成生活史。
在安徽省从变色纵果蝇(Amiota variegata)体内检出感染期幼虫,经动物感染获得成功,且证实家蝇并非其传播媒介,确证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和日本、苏联的报告相同,也是变色纵果蝇。该蝇通过吞食含初产蚴的终宿主眼分泌物而感染。成虫寿命可达2年以上。
2019医学职称考试题库 免费试用>> |
||
85514人已试用 客服咨询:1358813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