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学 > 正文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纡曲、伸长和扩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等都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单纯性静脉曲张,即往称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病变范围仅位于下肢浅静脉者。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

  一、下肢静脉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源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园窝,汇入股静脉。在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有3~7个分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外踝后沿小腿后外侧上行,在腘窝穿过深筋膜汇入腘静脉(图2-114)。在深、浅静脉之间,以及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静脉相互勾通。大腿部深浅静脉的交通支,主要有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与外踝交通静脉最为重要。内踝交通静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胫后静脉。外踝交通静脉较粗大,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腓静脉。其瓣膜功能不全,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瘀积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膝部附近。

图2-114下肢静脉解剖

A.大隐静脉及其属友;B.小隐静脉

  在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内,都有瓣膜存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附近,小隐静脉汇入腘静脉的开口,以及深浅静脉交通支静脉内,均有较坚强的瓣膜存在。这些瓣膜呈单向开放,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若瓣膜发生功能不全,则血液逆流而出现静脉曲张。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血的向心回流,依靠心脏搏动所产生的舒缩力、肌肉舒缩的泵作用及呼吸时胸腔内负压吸力等三者的组合作用。瓣膜在血液回流过程中,使之单向流动,不致发生返流。

  二、病因与病理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增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缺陷与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造成下肢静脉压力持久增高的重要原因,是长久站立和腹腔内压增高。

  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过程中,静脉瓣膜与静脉壁的强度和静脉压力的高低,起着相互影响的作用。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愈低,静脉压力则是离心愈远则愈高,因此,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进展,要比开始阶段迅速,而扩张迂曲的浅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明显。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小隐静脉还受到股浅和股腘静脉瓣的保护,不致受到血柱重力作用的直接影响,只有在大隐脉曲张进展到相当程度后,通过分支而影响小隐静脉,才会在小隐静脉分布区域,呈现浅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纡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慢,甚至逆流而发生瘀滞,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壁发生营养障碍和退行性变,尤其是血管中层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萎缩变性,被结缔组织替代。部分静脉壁呈囊性扩张而变薄,有些部位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厚,因而血管可呈结节状。静脉瓣膜萎缩、机化,功能丧失。因血流郁滞、静脉压增高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渗出至皮下组织,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湿疹、溃疡和感染。上述病理改变,多发生在足靴区部的皮肤,一般在病变进入后期才出现。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63-6 喘鸣
162-13 热带强直性下肢轻瘫/HTLV-I相关性脊
224-12 微小病变(类脂性肾病;Nil病)
13-6 抗菌药物的选择
92-1 眼眶蜂窝织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