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专科疾病 > 皮肤性病学 > 正文
疖(皮肤科)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概述】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

概述】 返回

  (Furuncle)是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单个损害称为疖。是疼痛的半球形红色结节。以后,中央化脓坏死,终于溃破或吸收,多发而反复发作者称疖病。好发于头、面、颈、臀等部位,夏秋季多见。

治疗措施】 返回

  1.注意皮肤卫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最好不多吃甜食。千万不要用挤捏的方法去排脓。尤其是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对于反复发作的疖病,要寻找潜在的因素,消除体内感染病灶。检查有无贫血和糖尿病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2.抗生素的注射和内服。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也可用洁霉素0.6g肌注,每日两次,也可用先锋霉素、泰利必妥及磺胺等。

  3.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混合菌苗疗法、自血疗法。也可皮下注射转移因子2mg/次,每周两次,五周为一疗程。

  4.早期的疖子不能切开引流。成熟的疖子已化脓变软者,可切开排脓。但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千万不要挤压和随意切开。未成脓者,可每日外用纯鱼石脂,或鱼石脂硫磺泥膏,可促进炎症消退。

  5.可进行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照射,缓解炎症。

病因学】 返回

  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致。皮肤擦伤、糜烂等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过多及因职业而常与矿物油接触的人,也容易发生疖子。疖病多半发生于炎热的夏季。高温、潮湿、多汗容易使病原菌侵入皮肤。皮肤不清洁是一个重要因素。身体抵抗力降低、体弱、糖尿病、肾脏炎、贫血等皆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返回

   开始时在毛囊处有一个红色炎性高起的小丘疹,以后逐渐增大,成为圆形结节,表面皮肤紧张,局部红、肿、热、痛。边缘不太清楚。以后结节逐渐成熟,中央变软,触之有波动感,表面皮肤变薄、中央顶端出现一个黄点。不久溃破排出脓汁和坏死组织,疼痛立即减轻,红肿渐渐消退,终于愈合并遗留瘢痕。有时,红肿的结节渐渐吸收既不化脓也不溃破。

辅助检查】 返回

  组织病理以一个毛囊、皮脂腺或汗腺为中心,形成小脓肿。病变处,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由大量的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形成的脓汁内含有病原菌。破溃排脓后,由肉芽组织修复,终于变成纤维性瘢痕。

鉴别诊断】 返回

  1.多发性汗腺脓肿 也在夏季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及体弱的产妇的头、额等处。皮损为多发性皮下脓肿。表面压痛、炎症较轻。无脓栓,遗留瘢痕。通常伴有很多痱子。一般人称为痱毒。也有人称为假性疖病(Pseudofurunculosis)。

  2.化脓性汗腺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皮损为皮下硬结。形成皮下脓肿,随后表皮红、肿、热、痛、破溃结疤。皮损好发于腋下、腹股沟、生殖器及肛周、脐周等。

相关文章
112-1 皮肤细菌感染概述
109-1 皮肤病概述
114-3 匍行疹(皮肤幼虫移形症)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
皮肤放射损伤诊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