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肛管纵向撕裂或复层鳞状上皮的慢性卵圆形溃疡。
病因学
肛裂的确切病因尚不知道,据认为是由坚硬或大块的粪便撕裂损伤所致,并伴有继发感染。创伤(如肛门性交)所致少见。理论上认为,裂口发生在内括约肌上,引起痉挛,并阻断血供,导致肛裂经久不愈。
症状,体征和诊断
肛裂常发生在肛管后中线,但也可以发生在前中线。肛裂的下端可出现外部皮垂(前哨痔),上端可出现一个扩大的(肥大的)肛乳头。婴儿可发生急性肛裂,慢性肛裂须与癌肿,原发性梅毒损害,结核及克罗恩病伴有的溃疡鉴别。
肛裂可引起排便时的疼痛和出血,典型的疼痛是在排便时或排便后立即发生,持续数小时,直至下次排便前消失。检查必须轻柔,需将肛门分开,即可在中线位置上发现肛裂。
治疗
采用保守疗法(如使用粪便软化剂或容积性泻剂)可减少排便时的损伤,常有效。将温和栓剂(如甘油栓剂)在直肠中溶解,润滑直肠下部,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常可使肛裂愈合。为减轻不适,每次排便后或必要时可用温水(不是烫的)坐浴10~15分钟,可暂时缓解疼痛。局部用0.2%硝酸甘油是经验性的疗法,据说可放松直肠括约肌和降低肛门最大压力和静息压力,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研究。头痛是常见的副作用。氢化可的松栓剂并未被证明有效,但在理论上可抑制伤口愈合。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用手术阻断内括约肌环痉挛的恶性循环,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内肛门括约肌切除术,或控制性肛门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