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儿科学 > 正文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一种弥漫性肝细胞炎症性疾病,通常由分娩过程中获得的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参见第42节)

在已了解的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乙型,δ型和C型),只有乙型肝炎病毒被认识到是引起新生儿肝炎的一个重要病毒。其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新生儿发生慢性亚临床型肝炎。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双外壳DNA病毒。发现表面抗原(HBsAg)在病毒表面,同时也在过剩的病毒外壳物质小球形和管形颗粒上面。

在美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占总人口比例很低(约0.1%)。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分娩中已感染的母亲(通过筛查献血者的HBsAg已实际上消除了对污染血制品的接触)。母亲在妊娠期第三期或分娩后2个月内患急性乙型肝炎,与70%的传播危险有关;相反,母亲在妊娠期第一或第二期患急性乙型肝炎,传播的危险性仅为5%。无症状并有e抗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引起的母-婴间传播的危险性也很高,无e抗原或有抗-HBe的携带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少。

母-胎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的母-胎微循环输血或新生儿在产道中接触感染的分泌物。通过胎盘传播少见。产后通过接触感染母亲的血液,唾液,大便,尿或母乳造成传播极少。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某一社区一个重要的病毒库。

症状,体征和诊断

大多数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发生慢性亚临床型肝炎,表现为持续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组织学上与成人慢性肝炎相似(参见第42节)。许多患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为低出生体重儿,不管他们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关诊断的讨论参见第42节。医学线网站www.med126.com

尽管在生后早期成为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以后患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长期预后尚不清楚。偶尔感染的新生儿有发生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轻微的和自限性的,伴黄疸嗜睡,体重不增,腹胀和陶土色大便。发生肝肿大,腹水和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结合胆红素)等严重病变者少见,暴发型肝炎和危及生命者罕见。与患急性肝炎母亲的新生儿相比,暴发型肝炎更多见于慢性带病毒母亲的新生儿。

预防

所有孕妇在每次怀孕的产前保健时应常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否则在她们住院分娩时应作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生后12小时内应予以0.5ml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肌注;并给予重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5μg/0.5ml的Recombivax或10μg/0.5mlEngerix-B),连续肌注3次。第1次必须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肌注,但应在不同部位,也可在7日内给予。第2次和第3次应分别在第1次后1个月和6个月时给予。建议在第12个月或第15个月时检测HBsAg和抗HBs。

特别在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或不可能对母亲作HBsAg筛查的地区,最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的方法是给所有新生儿注射疫苗(用5μg/0.5ml的Recombivax或10μg/0.5mlEngerix-B)。

并不提倡将新生儿与其HBsAg阳性的母亲隔离,母乳喂养并不明显增加生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危险性,特别在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然而如果母乳有乳头破裂,脓肿或其他乳腺病,母乳喂养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

对急性乙型肝炎新生儿应给予对症治疗和适当的营养,皮质类固醇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均无治疗价值。对慢性亚临床型肝炎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由于有发生严重肝脏疾病的危险,故应定期随访肝功能。

相关文章
10-3 异种肝移植的前景
265-31 疹病
26-3 慢性胰腺炎
265-40 蛲虫感染(蛲虫病)
50-8 嗜酸粒细胞性筋膜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