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基础护理 > 正文
临床输血知识 基础护理知识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7/13 字体:

 
  
  ·输血器上端针头堵塞怎么办? 
  由于采血不顺等原因,血液内难免有一些较小的纤维蛋白析出,形成片状物、网状物及小血块。这些物质小而轻、游动性大,经用斜挂血袋法仍有经常堵塞输血器上端针头的现象发生。若用止血钳固定游动物,就可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方法是:若输血时血液突然不滴,软塑料的滤网滴管瘪陷,证明输血器上端针头堵塞。这时将调节器关紧,取下血袋,松开伴随液一端夹子,让伴随液将堵塞物冲回血袋,随即将血袋稍倾斜,将堵塞物引流至血袋一边,立即用手指将堵塞物连血袋捏住,然后用止血钳将其夹住固定,使其不再游动,继续输血,血液就能顺利点滴。 
  
  ·污染血液的细菌主要有哪些? 
  污染血液的细菌有致病菌或非致病菌之分。前者常造成患者死亡,后者的毒性较低,可能只引起发热反应。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最常见最危险,如绿脓杆菌属,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这些细菌常存在于粪便、灰尘或泥土中。有的细菌在冷藏温度中生长旺盛,这种嗜冷菌常见于水中,甚至含氮的水中。很多在4—8℃生长的菌株在保存1周的血内明显生长,在2周时生长最活跃,细菌浓度可达到1—100亿个/毫升;在室温中生长更快,仅6小时后就进入对数期增殖。即使是一般的或嗜冷菌,也能在室温中快速增殖,24小时的细菌数即可达到致死剂量。弗罗因德埃希杆菌(枸橼酸菌)与大肠杆菌的区别是前者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所有从血液分离出的细菌都可利用枸橼酸盐,使血液产生凝块。有的细菌可使血液发生溶血。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也可污染血液,一般在5~7℃不生长,在10℃以下7天内增殖缓慢;输血后症状较轻,引起发热反应,但也可发生严重反应造成患者死亡。 
  
  ·输入被细菌污染的血液后主要有那些临床表现? 
  输入已污染、尤其含大量细菌增殖的血液或制品时,即使少到l0—20毫升,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其中,嗜冷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的内毒素所致休克和DIC尤为严重。当患者的血浆内含有对抗污染的细菌天然产生的抗体时,也可以引起休克。患者突然病情加重、极度不安,发生剧烈寒战、高热、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干咳、发绀、全身肌痛、腹绞痛和腹泻等。皮肤潮红而干燥,表面血管有扩张和结合膜充血,全身可以出现紫癜,呕吐物和粪便中可以带血或潜血阳性。脉细弱而速,血压很快下降或测不出来,可持续3—4天。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可以高达70×109升,多核白细胞多高到90%以上。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往往尿少或无尿,严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和酸中毒而死亡。常见肺部并发症,多为病程已进入晚期征兆,预后不良。 
  
  ·如何鉴别大量细菌污染并增殖的血液? 
  大量细菌污染并增殖的血液呈紫红色,可以有凝块和溶血及恶臭(硫化氢样臭味)。最简单迅速的诊断法是立即取容器内剩余的血浆做直接或离心后涂片染色检查,如见细菌,即是污染的证明。有时可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布朗运动的细菌。镜检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因为细菌多到24×105/个/毫升时才容易在涂片上发现;而24×104个/毫升时难于发现(在检查的每100个视野中平均只有1个细菌)。在细菌培养中,细菌少到24个/毫升,培养0.3毫升血24小时就可发现。另外,涂片上的碎屑很难同细菌区别,必须进一步做容器内剩血、患者和所有已输液体的细菌培养,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对血液应分别在4℃、室温(22℃)和37℃3种温度培养。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剩余血3种温度细菌培养的阴性结果可以排除细菌污染血液的可能性。但阳性结果不能肯定细菌污染一定就是在输血前、后或输血中发生的。如果未及时培养容器内剩血,在室温放置太久,如24小时,细菌培养就无意义。亦可对患者做骨髓穿刺或取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如果患者死亡,应在死后尽快抽心血做细菌培养。如果是产气大肠杆菌,死后血培养常为阳性,假单胞菌属常为阴性。轻度反应需与发热反应鉴别;无论反应轻重均需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鉴别。 
  
  ·如果发现“高锰酸钾溶液样血液”时怎么办? 
  如发现“高锰酸钾溶液样血液”,应马上考虑到这袋血己被细菌污染,因为受污染的血液常呈紫红色,即呈高锰酸钾溶液样颜色。此时未输的不能输,正输的马上停输,对血液做细菌培养。同时,对已输入的患者及时进行合理治疗。 
  
  ·怀疑正在输的血液可能被细菌污染时怎么办? 
  怀疑正在输的血液可能被细菌污染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治疗要积极迅速,关键是要想到有输血败血症的可能,虽然不能确诊,只要有某些迹象,就应毫不迟疑地按输血败血症治疗。治疗重点是抗休克、治感染、防治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基础护理学知识:病人心理—病人的心理变化
基础护理知识: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第一章基础护理学A2型题
基础护理知识:长效青霉素注射技巧
基础护理知识:碘伏与碘酒有何区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