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五章 发热: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一、体温上升期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多数发热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时相,即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一、体温上升期

 发热初期,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神经信号,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同时引起寒战和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因此,患者的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约几小时或一昼夜就达高峰;慢者需几天才达高峰,称为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 pwww.med126.com/zhuyuan/eriod)。

此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皮肤苍白、“鸡皮”和寒战。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苍白。交感神经兴奋还使竖毛肌收缩,出现“鸡皮”现象。皮肤血流量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患者出现畏寒的感觉。www.med126.com寒战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由下丘脑发出冲动,经脊髓侧束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该种方式可使产热量迅速增加4~5倍,是此期热量增加的主要来源。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相关文章
 内科学图片库: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胃十二指肠
 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10 Topical administr
 讲稿:第五十五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药学的生物化学授课录像:陈建华
 内科学作业习题:循环系统复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杯状病毒1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