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社会心理学》课程考试卷(A卷答案)
专业:应用心理学 层次:本科 年级:2004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内容3页,空白纸2页)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 客观题 | 主观题 | 总分 |
得分 |
|
|
|
客观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
1、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 )
A、从众 B、依从 C、遵从 D、服从
2、Milgram关于服从的实验属于(A )
A、模拟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调查实验
3、特普力特(Triplett)最www.med126.com/Article/早研究什么现象( C )
A、社会抑制 B、社会懈怠
C、社会助长 D、团体思维
4、Fred Fidler提出的权变模式领导的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个人因素与下列何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A )
A、情境因素 B、社会因素 C、权力因素 D、环境因素
5、团体极化是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的现象( A )
A、极端 B、冲动 C、协调D、折中
6、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B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文化自我
7、“只要是先进人物,就什么都好”,持这种偏见,属于( C )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8、个体社会化的起点是( C )
A、文化 B、遗传 C、家庭 D、同辈群体&nbs卫生资格考试网p; E、大众传播媒介
9、道德社会化达到内化,正确的是( E )
A、关心他人 B、对道德能做出正确判断 C、行动
D、以上三者都是 E、在前两者基础上,采取自觉自愿的行动。
10、家庭中孙子教爷爷玩电脑,这种社会化是( E )
A、基本社会化 B、反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E、反向社会化
11、“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了态度的( C )
A、外周压力作用 B、认知价值的作用
C、情感中心作用 D、自我防御作用
12、低威信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态度改变作用比以前更大的现象,称为( C )
A、放大效应 B、仁慈效应 C、睡眠者效应 D、近因效应 1、.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6题,共12分。)
13、团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ABC )
A、交往 B、共同活动 C、目标一致 D、共识
14、Festinger(1950)认为, 衡量团体凝聚力可用(ABCD )
A、团体对团员的吸引力 B、团员间的吸引力
C、团员离开团体的代价 D、团员被迫留在团体
1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面有(ABCD )
A、个体层面 B、群体层面 C、人际层面 D、社会层面
16、人际关系的基本维度是( AC )
A、情感上的亲疏 B、兴趣、爱好的异同
C、地位上的尊卑 D、价值观念的异同
17、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有(AD )
A、社会教化 B、生物进化 C、强制和法制
D、个体内化 E、生理成熟
18、社会化的主要作用是(ABCD )
A、教导生活技能 B、传递社会文化 C、完善自我意识
D、培养社会角色 E、锻炼健康体魄
19、关于角色扮演的阶段,包括(ABD )
A、角色期待 B、角色领悟 C、角色差距 D、角色实践 E、角色中断
20、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BCDE )
A、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成正比
B、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是倒U型曲线关系
C、中等强度的动机,工作效率最高
D、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的难易程度性质不同而发生变化
E、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主观题部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得分 |
|
|
|
|
|
|
|
阅卷人 |
|
|
|
|
|
|
|
一、简答题(每题7分,4题,共28分)
1、 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答案:(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2、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认知者因素(价值观、需要、情感等)、认知对象因素(魅力、知名度、自我展示)、认知情景因素(空间距离、背景)
3、 简述冲突处理的方式
(1)竞争方式
(2)回避方式
(3)顺应方式
(4)妥协方式
(5)合作方式
4、 青少年成就动机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1)家长。家长对儿童严格的自律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越严格,儿童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家长的智能水平、性格特点、价值观、思想方法、教养水平也有一定影响。
(2)社会文化。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中成就动机的气氛对个体的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气氛,有利于青少年成就动机的提高。
(3)学校。教师的素质、班级风气、校风学风。
(4)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民族特点等。
二、论述题(每题16分,2题,共32分)
5、 结合老年人的社会化特点,谈谈如何改变医务人员对待求医的老年患者的不正确态度?
答案要点:(1)老年人的社会化特点
(2)医务人员对待老年患者的不正确态度有哪些?
(3)根据态度转变的理论,如何改变医务人员不正确态度。
6、 结合实际谈谈社会认知对人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1)社会知觉与情绪(寂寞、焦虑等),并举例说明。
(2)社会知觉与身心疾病,举例说明。
(3)正确的认知、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