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传染病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传染病-教学大纲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前 言>

<教学内容>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前 言>

传染病学(Lemology)是重要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大纲贯彻“三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原则,通过教学使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认识传染病、防治传染病,加速控制、消灭某些传染病打下基础,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大纲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卫生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所选编的病种紧密结合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病种分类主要以病原体种类为依据。本次修订在原大纲基础上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部分新发现传染病的教学要求,并按教材内容顺序编排。供课堂讲授的内容用五号字印刷,供实习参阅、自学的内容以小五号字印刷。

本大纲安排的讲授内容,要求“掌握”的要讲深、讲透;要求“熟悉”的要重点讲解;要求“了解”的只作概括性介绍。各章节内容以“深入讲解”,或“全面讲”,或“一般介绍”加以区别。必需掌握和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用横线标示予以强调。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课程的基本内容,在每一章节的目的和要求中加以叙述。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时数为63-6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1-54 学时,见习为12 学时。在见习中安排3学时临床病案讨论。

使用本大纲要求参考资料包括: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王季午主编第三版《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李梦东和王宇明主编第三版《实用传染病学》等。

5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感染(传染)的概念、感染性疾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处理原则、病原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方法。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及其意义。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熟悉感染性疾病的范围、学习感染性疾病的目的、感染过程中生物病原体和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及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类型。

3.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性质和危害、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和流行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检疫的概念、适应范围。

教学内容:

  感染病的性质及其危害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概念,以及相互关系。新发传染病及其种类。感染性疾病是有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其中容易传播并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病特称传染病。传染病是感染病中特定的一类,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这些疾病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学定义。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构成感染三大要素。 传染与感染概念认识。感染病与传染病的关系。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显性感染。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

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变态反应。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及原发感染灶、定位、排出途径。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各种代谢的改变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过程及流行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 感染性疾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常见症状与体征

⑴.发热: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等)、热度

⑵.发疹:分布,顺序,形态,发疹日期,皮疹,粘膜疹。

⑶.毒血症状:表现及特殊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

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⑸.多器官功能损害,染性休克

3.临床类型,病情,病程。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影象学检查

四、病原学诊断:病原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动物接种等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防治结合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隔离、护理、饮食等。

2.病原治疗或特效治疗:化学疗法,抗感染疗法(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病原体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免疫血清疗法等。

3.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药物治疗,调整人体反应性的治疗。

第七节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和实施。法定传染病分类及报告   疫情概念。综合防治重要性。

一、管理传染源:严格的报告制度,电话报告,填报疫情卡。病人接触者与病原携带者处理。治疗在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动物性传染源的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良好公共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公共场所消毒与杀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增强身体素质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人工接种以提高特异性免疫力。药物预防。

第二章  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定义、肝炎病毒的种类及特点、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意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肝功能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在肝炎诊断中的意义、各型肝炎的诊断依据、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2.熟悉肝炎的传染源、病理生理改变特点及病理解剖特点,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及评价,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及药物选择,切断传播途径在病毒性肝炎预防中的重要性。

3.了解肝炎危害性、并发症、后遗症、鉴别诊断及预后。管理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

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危害性。新发现的病毒性肝炎。

二、病原学: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特征。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乙肝和丙肝病毒的变异性、HBsAg亚型及临床意义。

三、流行病学:

㈠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和病原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㈡ 传播途径: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意义。

㈢ 易感性:普遍易感。

㈣ 流行特征:季节,人群分布等。

四、发病机制: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的重要性。

五、病理改变:临床各型主要病理变化慢性轻、中、重度肝炎病理特点

六、病理生理: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不全、出血、腹水、继发感染等。

七、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慢性、重型、淤胆型肝炎的主要表现特点。甲、乙两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小儿、老人、孕妇肝炎的特点。

八、并发症和后遗症。

九、实验室检查:

㈠肝功能检查:胆红素、酶学、蛋白质功能测定。肝储备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测定

㈡ 病原体检测: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各种检测方法的评价。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意义。

㈢ 其它常规项目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

十、诊断:

㈠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㈡ 诊断内容   包括临床诊断(各型肝炎的诊断依据)、病原学诊断(甲、乙、丙、丁、戍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病理学诊断。

㈢ 并发症:肝硬化、肝性脑病、出血等。

十一、鉴别诊断: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自身免疫性肝炎。

十二、预后:各类型肝炎的预后。肝炎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

十三、治疗:病人的休息及饮食原则。肝炎治疗药物种类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和特点。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免疫调节药物的种类和应用。重型肝炎与合并症后遗症的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

十四、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尤其是献血员的筛选和管理。保护易感人群,阻断母婴传播,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应用,核酸疫苗。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乙脑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乙脑病毒的特性及其抵抗力、流行特征。血清学诊断方法。

3.了解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乙脑的定义。乙脑的发病情况及危害性。

二、病原学:乙脑病毒的特性及其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传染源为动物,尤其是猪。蚊为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人为临时储存宿主。易感性与免疫力。流行特征:流行地区、季节、年龄分布。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病毒侵入及散播途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广泛性,由大脑皮层至脊髓,以中脑、基底核、脑干小脑为多。基本病变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形成坏死灶。血管病变。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增生

五、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各期(初期、极期、恢复期)的表现。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暴发型)。

六、并发症及后遗症

七、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其意义和应用。病毒分离。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的季节性、儿童多见。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应与中毒性菌痢、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

九、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死亡原因。

十、治疗:一般及对症治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脑水肿的处理。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抗病毒治疗的评价。

十一、预防:防蚊、灭蚊。隔离病人,动物传染源的管理。预防接种。

第三节  狂犬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病毒的特征。

3.了解定义、流行病学、病理解剖、鉴别诊断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定义。

二、病原学 病毒的特性,“自然病毒”与“固定毒”的区别。

三、流行病学   主要传染源。狂犬咬伤,染毒唾液污染各种创伤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咬伤后的发病率。国内流行情况。吸血蝙蝠作为传染源,家畜狂犬病的重要性。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亲和力,其入侵和排出途径。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等的发生原理。脑及脊髓的主要病理变化,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典型临床经过,各期(前躯期、兴奋期、瘫痪期)的主要临床表现。“瘫痪型”的临床特征,犬狂犬病的特点。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狂兽咬伤史、典型症状。病毒分离、患者脑组织动物接种、内基氏小体、免疫荧光试验等在诊断中的价值。与伤风脊髓灰质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狂犬疫苗接种反应癔病等的鉴别。

七、治疗 病死率几乎近100%(已有证实痊愈的病例报导)。努力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性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紊乱及脱水的纠正

八、预防 正常犬的管理。咬人犬及的观察狂犬疫苗及高价免疫血清联合应用的指征。伤口合理处理的重要性。预防接种适应症。对羊脑、鸭胚、地鼠肾、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等的评价。接种后反应及处理。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流感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分型及其变异特性、流行规律、实验室检查方法。

3.了解并发症、预后及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病毒分型与变异。甲、乙、丙三型。甲型的亚型。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细胞变性与坏死和毒血症。单纯流感与流感病毒肺炎的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典型流感的表现。轻型,流感病毒肺炎。

六、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血清红细胞凝集制试验。

七、并发症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炎。

八、诊断 流感的疫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九、预后 单纯流感者良好,流感病毒肺炎者严重。

十、治疗 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及评价。

十一、预防 病人的适当隔离,消毒,疫苗预防,金刚烷胺预防。

 

 

 

附   人禽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人禽流感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特性、流行规律、实验室检查方法。

3.了解并发症、预后及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定义

二、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分型与亚型,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人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

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变 与流感发病机制相似。 肺实变发生过程。病理改变:肺部炎症与多器官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全身症状,呼吸道表现。重症多器官受损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病毒抗原及亚型抗原检测,亚型基因检测。病毒分离。X线胸片检查适应证。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的意义。

七、并发症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作出人禽流感疑似诊断确诊依赖于分离病毒或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应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MV感染、衣原体或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九、预后 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十、治疗 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及评价。

十一、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及疑似者,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特征、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特点、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2.熟悉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其诊断要点。

3.了解鉴别诊断、预后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冠状病毒类型,SARS-CoV 特点、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

三、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ARDS时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主要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被高度疑为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传播途径之一;手接触后可经口、鼻、眼黏膜侵入。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率较低的原因尚不清楚。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SARS-CoV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复制,引起病毒血症。侵染肺泡上皮细胞等各种细胞,损伤呼吸膜血气屏障,形成透明膜,弥漫性肺泡损伤(DAD)、纤维化变化及产生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的过程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急性起病,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部分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表现为明显呼吸困难,并迅速发展成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六、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意义。PCR检测SARS-CoV RNA及评价。病毒分离的可能性。血气分析、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X线平片和CT检查等适应证。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疾病可作出诊断重症病例的诊断。需与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疾病相鉴别。

八、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  

九、治疗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抗病毒治疗的评价。重症病例治疗原则

十、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患者或疑似者,管理密切接触者及动物传染源;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做好个人防护、疫源地消毒与处理、检疫和公共场所管理等。当作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严格隔离及疫情报告制度

 

第六节  副粘液病毒感染

一、麻疹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麻疹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重要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特点。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预后与预防。

教学内容

㈠、概述

㈡、病原学 麻疹病毒的特点、抵抗力及抗体系统。

㈢、流行病学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病后具持久的免疫力。发病年龄的后移现象。

㈣、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侵入途径及发病过程。两次病毒血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特征性组织病变—多核巨细胞形成。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㈤、临床表现    潜伏期。典型的临床三期过程。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重要的并发症:支气管肺炎、脑炎及心力衰竭

㈥、实验室检查 早期鼻咽及颊粘膜涂片查多核巨细胞,鼻咽分泌物及血液作病毒分离。

㈦、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应与风疹药疹等鉴别。

㈧、预后 单纯麻疹良好。有并发症者较差。

㈨、治疗 一般及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

㈩、预防 呼吸道隔离,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用。

第七节   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

2.熟悉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3.了解定义与概述、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定义与概述

二、病原学   病原体概况,病毒形态,基因组,血清学分型。

三、流行病学 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鼠类;传播途径: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螨类)、其它途径(呼吸道、实验室)。流行特征:地理分布、流行类型(农村型、城市型、实验室感染型)、发病年龄和职业

四、发病机制度与病理改变 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害: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壁,免疫作用。休克、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原因: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壁脆性增加及血小板量和质的变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心脏、脑垂体及其他脏器的特殊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病程中各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类型及表现特点,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血象(异型淋巴细胞增加,血小板减少),尿变化。血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RT-PCR检查及评价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五期经过)及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测定。分型及各型特点。应与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及肾脏疾病等鉴别。

八、预后 病死率高。常见的死亡原因。

九、治疗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休息及就近治疗的重要性。各期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抗病毒治疗。各种疗法如体液疗法、免疫调节剂及透析疗法等的应用时机和评价

十、预防 灭鼠、防鼠、灭螨及个体防护,疫苗注射。

 

 

第八节     艾滋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病毒特征、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特点、临床表现类型及特点、诊断要点与治疗。

2.熟悉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发症及其诊断要点。

3.了解鉴别诊断、预后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HIV的特点、分型与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其次为注射、母婴传播及其他途径。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种类。

中国卫生人才网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于CD4+T淋巴细胞,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同时其它免疫细胞不同程度受损,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主要病理变化是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的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卡氏肉瘤和其他淋巴瘤。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PGLAIDS各病期及特点。HIV感染的ABC分类。各系统的表现。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血象。免疫细胞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学检查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PCR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需与其它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鉴别。

八、预后 病死率极高。 

九、治疗 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HIV药物、HARRT、长疗程可使HIV滴度降低到不能检测的程度。抗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十、预防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当作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严格隔离及疫情报告制度。意外受染者的处理。

 

 

   第三章 细菌感染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特点、病原学检查特点、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

2.熟悉病原学特点、血象及预防方法。

3.了解流行病学、并发症与后遗症、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细菌特性与分型,耐药性问题。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菌者为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流行季卫生资格考试网节和因素。人群免疫水平与周期性。流行菌群的变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鼻咽部感染、菌血症、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过程。暴发型发病机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和脑疝。各型的病理改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普通型各阶段症状和体征,脑膜刺激征,出血点。暴发型各型表现。婴幼儿临床特点

六、并发症与后遗症   硬膜外积液、脑积水聋哑等少见。

七、实验室检查    血象、脑脊髓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脑脊髓液检查、出血点涂片等进行诊断,与其它化脑、结脑、乙脑、败血症、中毒型菌痢等鉴别。

九、预后 病死率与及时治疗、年龄、临床类型、并发症等关系。

十、治疗 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发发展。磺胺嘧啶青霉素G、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钠和头孢三嗪等)、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的应用。休克型与脑膜脑炎型的抢救措施。肝素的应用指征。

十一、预防 病人隔离及带菌者处理。切断传播途径。菌苗及药物预防。

 

第二节  伤寒副伤寒

一、伤寒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伤寒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过程;、基本病理特点及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诊断;诊断要点;病原治疗常用药物种类。

2.熟悉伤寒病原学特征;常见并发症;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3.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㈠ 概述:定义,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目前的发病情况及表现特点。

㈡ 病原学:伤寒沙门菌性状、结构特点、抵抗力,抗原特性,耐药情况。

㈢  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带菌者,尢其是慢性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流行特点。

㈣ 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病原菌入侵途径,病理变化发展经过。两次菌血症和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病理变化过程的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㈤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例的主要症状及临床经过。分型及各型特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幼儿及老年伤寒的特点。复发与再燃。

㈥ 并发症与预后: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伤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

㈦ 实验室检查:血象。病原学检查:血、骨髓、粪便、小便培养时间及其临床意义,胆汁培养及临床意义。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㈧ 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㈨ 治疗:一般治疗:饮食与护理。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及疗程。对症治疗:高热、便秘等处理。并发症的治疗。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㈩ 预防:按乙类传染病报疫情。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早期隔离病人,预防接种,做好卫生工作。

二、副伤寒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副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特点。

3.了解流行病学与鉴别诊断、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各种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与伤寒相同。

 

第三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胃肠型食物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熟悉定义病原学及其特点、病原体治疗方法。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㈠、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概念。

㈡、病原学 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属、大肠埃稀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各种致病菌的特征。

㈢、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被感染的动物和人。通过细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病学特征:夏秋季多发,可集体发病。

㈣、发病机制 胃肠型食物中毒可分为病毒型、感染型和混合型。肠毒素、细菌侵袭性、内毒素和过敏反应的作用。

㈤、临床表现 潜伏期。沙门氏菌、副溶血孤菌、变形杆菌、大肠埃稀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均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侵袭性细菌、出血性大肠埃稀菌、变形杆菌各有其临床特点。

㈥、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可疑食物及吐泻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实验。鉴别诊断: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急性菌痢、急性出血性坏死肠炎等相区别。

㈦、治疗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生素的作用。

㈧、预防 认真做好食品的卫生管理,加强卫生宣传,灭鼠、灭蝇、灭蟑螂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神经型食物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熟悉定义病原学及其特点、病原体治疗方法。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㈠、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㈡、病原学 肉毒杆菌特征、血清型,肉毒毒素特点及致病性。

㈢、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家禽、家畜及鱼类等动物。通过被肉毒素污染的食物品传播。流行病学特征。

㈣、发病机制 肉毒毒素为嗜神经毒素,消化道吸收后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胆硷能神经纤维传导发生软瘫。病理改变:颅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退行性变,脑及脑膜充血、水肿等。

㈤、临床表现 潜伏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延髓麻痹可致呼吸衰。可多器官损害,继发感染。

㈥、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毒素检测)。鉴别诊断:与毒蕈或河豚致食物中毒、脊髓灰质炎、乙脑、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相鉴别。

㈦、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多价抗肉毒杆菌毒素血清的应用与评价

㈧、预防 认真做好腊肉、罐头等食品的卫生管理。禁止出售与食用变质食物。同食者发生肉毒毒素中毒时,其他人员可预防性注射多价抗毒血清。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及病变特点、临床表现、大便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病原学特点、慢性菌痢的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特点。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志贺菌的性状、抗原结构、抵抗力、毒素。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为食物、水、手、苍蝇、蟑螂等。普遍易感,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病原体的毒素与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特点。急性期病变。慢性期病变。中毒性菌痢与慢性菌痢的发病机制

五、临床表现 急性菌痢:典型、不典型、中毒型的临床表现。慢性菌痢: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的临床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粪便:肉眼观察、镜检、培养。慢性者乙状结肠镜检查

七、并发症与后遗症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各型与其他疾病鉴别。

九、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

十、治疗 急性菌痢: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和耐药菌株的情况。对症治疗。慢性菌痢:抗菌药物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应用。中毒性菌痢:抗菌药物应用,高热惊厥、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的抢救。

十一、预防 发现与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卫生宣传。活菌苗评价。

 

第五节   霍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特征、发病原理和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2.熟悉霍乱弧菌的生物型及特点、血清型。

3.了解流行病学的三个环节、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霍乱弧菌分类、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水(为主)食物生活接触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力。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霍乱弧菌的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和肠毒素)及其致病性。剧烈泻吐、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的发生原理。主要病理变化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各期(吐泻期、脱水期和恢复期)和各型(轻、中、重、暴发型)的临床特征

六、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浆比重、尿的变化。细菌学检查:大便培养、悬滴、染色、镜检,PCR检测与评价。

七、并发症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查。与各种食物中毒、急性菌痢、非霍乱弧菌、肠毒素与大肠杆菌所致腹泻、恶性疟疾凶险发作以及砷中毒等的鉴别。

九、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

十、治疗 输液治疗的掌握。口服补液的适应证。抗菌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的应用。抗分泌药物:氯丙嗪黄连素等的应用

十一、预防 甲类传染病报告疫情、治疗与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卫生宣教。菌苗评价

  第六节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败血症的定义、常见致病菌和少见致病菌、发病原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熟悉败血症与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区别、致病菌发病率的变迁情况、对症治疗与病灶处理及并发症治疗的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病原菌特点、主要病理变化、鉴别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定义 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与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区别。

二、病原学 常见致病菌和少见致病菌,致病菌发病率的变迁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脆弱类杆菌,念珠菌的主要特点。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人体因素、病原菌的作用,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的关系。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重要临床表现(毒血症、发热、皮疹、关节症状,迁徙性病灶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区别。各种败血症(包括真菌败血症、厌氧败血症等)的临床特点。重要并发症。

五、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液骨髓多次培养,厌氧菌、真菌培养以及原发或继发病灶脓液涂片或培养的重要性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病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与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亚败血症、粟粒性结核、伤寒等相鉴别。

七、预后 

八、治疗 对症治疗。病灶处理。抗菌药物(包括联合)的应用原则及其选择(列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MDR)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PR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治疗的特点及危害。感染性休克、DIC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等的治疗要点。用药前后检测血清杀菌试验,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抗内毒素抗体的应用及评价。各种败血症的预后。

九、预防 劳动防护,避免创伤和疮挤压。合理使用创伤性诊疗技术;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

第七节   感染性休克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及方法。

2.熟悉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实验室检查特点。

3.了解主要病理变化、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微生物、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休克的细胞机制、休克的分子基础、休克时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器官的改变。

三、临床表现 休克分期,早期、中期和晚期休克的表现。感染性休克的特殊类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SA-TSS,ST-TSS  

四、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尿常规、尿比重。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的局限性。血气分析指征。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有关DIC和纤溶等测定。 

五、诊断 易并发休克的某些疾病。提示休克并发症的现象。临床特点。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查。

六、预后 严重性。影响预后的因素。

七、治疗 原发感染的治疗。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原则。重要器官的维护。DIC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抗内毒素与抗炎症介质治疗的评价。

第八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抗菌药物的药代学、应用原则、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法。

2.熟悉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适应症、用法。

3.了解抗菌药物的发展史、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类药物体内过程特性。抗菌药物有效体液浓度和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意义。

二、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产生原因分类。耐药性发生的遗传学基础。耐药性发生方式(灭活酶或钝化酶、抗菌药物渗透障碍、靶位改变、其他)。细菌耐药性防治。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药敏结果;选药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用药;熟悉抗菌药物种类及其应用范围、严加控制的情况。了解细菌耐药现状。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的发生机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第四章 螺旋体感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特点。

3.了解定义、流行病学、危害性、预后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定义。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的特点。国内外常见类型及其致病力。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以鼠与猪为主。经皮肤感染。人群易感性。地区、季节、职业等流行特点。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病原经皮肤侵入,形成钩端螺旋体血症,广泛微血管中毒损害。出血为本病特点。变态反应在发病中的意义。肝、肾、肺、脑等的病变特征。眼、脑血管等的后发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早期中毒症候群,中期(器官损害期)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衰竭型与脑膜脑炎型等的临床特点。后期(后发症)的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显微凝集溶解试验、ELISA、PCR检测及评价等

七、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早期和各型的特点。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查的诊断意义。各类型的鉴别诊断。   

八、预后   肺弥漫出血型、重症黄疸出血型的严重性。

九、治疗 强调“三早一就”原则。青霉素G、其它抗生素等早期应用的重要性。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强心剂在肺弥漫出血型的应用。赫氏反应防治及其临床意义。后发症的治疗。

十、预防 灭鼠、圈猪、菌苗接种、化学预防。疫水管理、个人防护。

    第五章 原虫感染

第一节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阿米巴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熟悉病理改变特点。

3.了解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鉴别诊断疾病、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一、肠阿米巴病

㈠ 概述

㈡ 病原学 溶组织阿米巴,大小滋养体与包囊形态。发育过程与致病力。包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㈢ 流行病学 慢性病人与排包囊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

㈣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侵入人体的过程。病变部位。溃疡形态与特征。大便性状。迁徙及蔓延。病变与临床症状关系。暴发型发病机制。

㈤ 临床表现    潜伏期。急性期与慢性期的临床表现。菌痢混合感染。典型的临床特点。排包囊者

㈥ 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结肠肉芽肿,恶变。

㈦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 ,大便性状及镜检,新鲜标本保暖找滋养体的重要性。碘染色检查包囊。乙状结肠镜检查。鉴别诊断:菌痢、坏死性出血性肠炎、血吸虫病结肠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㈧ 治疗 甲硝唑替硝唑、吐根碱等药物选用。并发症的处理。

㈨ 预防 与菌痢基本相同。

二、肝阿米巴病

㈠ 在阿米巴病中的发病率。

㈡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侵入途径。阿米巴“肝炎”。阿米巴脓肿:部位、个数、大小、脓液性状、穿破与细菌继发感染。

㈢ 临床表现 发热、肝大压痛、肝脓肿部位与症状的关系。胸膜反应等

㈣ 实验室检查 血象。脓肿穿刺液检查

㈤ 并发症   脓液穿破:脓胸、肺-支气管瘘、腹膜炎、心包炎等。继发感染。

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痢疾病史、症状、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肝穿刺及脓液检查。必要时诊断性治疗。鉴别诊断:细菌性肝脓肿原发性肝癌

㈦  治疗 一般治疗。抗阿米巴药物选用。肝穿刺排脓。继发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指征。

第二节 疟疾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疟疾发病机制及与各期疟原虫的关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预防。

2.熟悉病原学、并发症、对症治疗方法。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预后和预防。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四种疟原虫。疟原虫生活史及其与疟疾急性发作的发生原理、复发、传播的关系。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病人与带疟原虫者。传播媒介是按蚊。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季节性。间日疟的暴发流行。

四、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 疟疾临床发作的机制。贫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肝、脾肿大,脑型疟疾的发病机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各型疟疾典型发作过程,其他症状与体征。疟疾的凶险发作:脑型、过高热型与胃肠型。复发。输血疟疾、婴幼儿疟疾

六、并发症 黑尿热、肾炎。

七、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片、骨髓片查疟原虫。疟原虫培养多用于研究及抗疟药的开发。

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典型发作的表现,查疟原虫,诊断性治疗

九、鉴别诊断 一般性疟疾,脑型疟疾及黑尿热分别鉴别的疾病。

十、预后   凶险发作与黑尿热的严重性。

十一、治疗 抗疟治疗:常用抗疟药。控制发作、预防复发与传播、脑型疟疾的药物。耐药性疟疾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的治疗。

十二、预防 现症病人与带原虫者的根治:灭蚊、防蚊、预防服药。

第三节   隐孢子虫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

3.了解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特点、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定义。发病现状。

二、病原学 隐孢子虫的种类。寄生特性和致病特点。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隐孢子虫寄生的动物,牛、狗、猫为重要的保虫宿主,病人也是传染源。接触传播。易感性。流行特点。

四、发病机制度与病理改变 吞食虫卵。空肠感染最严重。

五、临床表现  急、慢性腹泻。胆道感染。

六、实验室检查 大便查虫卵。活组织切片检查。血清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或ELISA测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对诊断有所帮助。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与霍乱、急性肠炎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等鉴别。

八、治疗与预防    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可自愈。免疫功能缺陷者的化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次可用复方磺 胺类、两性霉素B等。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 弓形虫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弓形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3.了解流行病学、病理变化、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定义。

二、病原学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生活史包括无性发育和有性发育两个阶段,共有5个生长期。各期的特点。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动物,其中猫在传播上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胎盘传播和水平传播。易感性。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弓形虫卵囊被吞食后在小肠破囊,子孢子、缓殖子释出,经淋巴和直接进入血流循环,造成虫血症。血流中的弓形虫很快侵入到肠外的各组织器官。在细胞内以速殖子形式迅速分裂增殖,直到宿主细胞破裂后逸出的速殖子再侵入邻近细胞,反复进行发展为局部组织坏死病灶。单核细胞增生及各组织的病变。   

五、临床表现 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的特点

六、实验室检查 血象。病原体检查:直接涂片或组织切片,动物接种。组织培养法。免疫学检查:检查血清中的抗虫体表膜的抗体,虫体胞浆成分检测的抗体。弓形虫循环抗原(CAg)。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病毒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和结核性脑膜炎等鉴别。

八、治疗 抗弓形虫速殖子的治疗: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脑弓形虫病常用乙胺嘧啶。孕妇忌用乙胺嘧啶而选择螺旋霉素和克林霉素。

九、预防 对孕妇进行常规弓形虫特异性IgM或Cag的检查,阳性者中止妊娠。防止食品污染弓形虫卵,不生食肉类食品。

附1:肺结核

目的和要求:

1、了解结核菌的理化特性、肺结核发病机制、病理及预防。

2、掌握肺结核临床表现、诊断、分型和治疗。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TB菌特点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排菌(痰菌阳性)肺结核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多表现为潜伏性感染

四、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理

1、结核病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1)结核病免疫

主要是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CMI),表现为淋巴细胞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2)变态反应

(3)Koch现象

2.原发感染:原发性肺结核

3. 继发肺结核

(二)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及其转归。

五、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全身,呼吸道)和体征,应注意部分病例无症状或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一)诊断方法

1、病史和临床表现

2、影像学检查:X线特点

3、痰菌检查

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反应的意义

5、其他实验室检查

(二)诊断程序

1 可疑症状者筛选

2 确定是否为肺结核

3 确定有无活动性结核

4 是否排菌:

(三)临床分型及诊断要点

Ⅰ型 原发型肺结核:为原发结核感染所致。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Miliary tuberculosis )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 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型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另:菌阴肺结核诊断标准

(四)肺结核诊断记录方法

病变部位、范围

痰菌结果

化疗史初治和复治病例。

记录程序

七、鉴别诊断:应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SARS等相鉴别。

八、治疗

(一)化疗治疗

适应症:活动性肺结核

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目的(作用):杀菌、灭菌、防止耐药菌产生。`

化疗药物:全杀菌剂:INH、RFP半杀菌剂  SM、PZA;

抑菌剂:如EMB、PAS等。

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副反应:主要介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和对氨基水杨酸

给药方法与疗效

化疗方法与方案:初治和复治的方案

短程疗法

两阶段疗法

DOTs疗法(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

目前我国规划的全程督导化疗方案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二)对症治疗

1.激素应用。

2.咯血的处理

(三)手术治疗

九、预防:

主要控制传染源,增强机体免疫力,即抓好化疗及卡介苗接种两项措施。控制结核病的最佳措施有效地治愈菌阳肺结核病人。预防性化疗:适用于高危人群

 

附2医院感染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医院感染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熟悉病原学种类、发病机制。

3.了解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医院感染定义、分类。与传染病的关系及区别。

二、病原学 常见的病原体种类与特点。

三、流行病学 感染源:主要是有感染的病人,带菌者与自身感染、环境储源。传播途径:多种形式,易感人群:为免疫力低下者。

四、发病机制 病原体方面的因素、人体方面的因素,医院环境及医疗方面的因素

五、临床表现    各部位感染临床表现,各种病人特点,手术感染特点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㈠病原诊断    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㈡病情诊断    感染的部位、易感人群、基础疾病的种类

㈢鉴别诊断

七、治疗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选药物依据、联合用药条件和方法、抗菌药正确使用法抗菌药血药浓度监测(TDM)。病情治疗,基础疾病治疗。

八、预防 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的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医院环境的病原体监测,各种无菌技术和消毒灭菌措施的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5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按照高等院校医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传染病学总学时一般为63-66学时,其中理论课为51-54学时,见习课为12学时,分配如下:

一、讲课内容

 讲  课  题  目  

学时数

1.  总论

6

2.  伤寒、副伤寒

3

3.  细菌性疾疾

3

4.  感染性休克

3

5.  病毒性肝炎

6

6.  艾滋病  

3

7.  流行性脑脊髓膜

3

8. 流行性乙性脑脊髓膜炎

3

9.  流行性出血热  

3

10.钩端螺旋体病

3

11.败血症 

3

12.疟 疾

3

13.肺 结 核

6

14.医院感染

3

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5

1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5


二、见习内容

在学习传染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病房见习与示教讨论相结合,熟悉常见传染病诊断和治疗原则,巩固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见习教学方法是由教师选择病例,学生了解病史、体检及有关化验检查等资料,然后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补充、总结。初步安排见习内容如下:

 

 

1

3

呼   吸  道   传  染   病(1)

2

3

消   化  道   传  染   病(1)

3

3

常见传染病消毒方法 幻灯片

4

3

穿、脱 隔 离 衣;完 整 病 历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